小安是個北方姑娘,個子挺高,不很苗條,在南方的校園里顯得比較突兀。小安不怎么打扮,永遠劉胡蘭江姐頭,衣服呢一看就知道其歷史悠久性。因為個子高,走路時都刻意低著頭,這樣一來,過長的劉海,兩邊的側發,幾乎擋住了大半張臉。她的表情也好像被遮住了一樣,鮮有笑容。她以這樣的方式度過了整個大學時光,除了室友和兩三個老鄉幾乎沒有別的交際圈。
小安參加了幾次招聘會,投了不少簡歷,發現很多時候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最后一心扎在電話銷售這個崗位不放手,一來因為銷售崗招人多,二來門檻低。她覺得這個崗位只要抱著電話就行,不用和過多的人接觸。
終于,她通過了面試,是一家汽車類保險公司。小安每天拿到兩百個名單,需要電話一一確認,并保證有20個意向客戶,兩個月完不成任務的80%就直接淘汰。
一個月后小安放棄了這份工作,她拿起電話便是生硬的說辭,沒有自己任何的想法,她討厭這樣的自己。為了完成任務,連續加班了十多天,效果還是不理想。她對產品不了解、不自信,連自己都說服不了,根本無法推薦給別人。
離職的那一天,小安整理著東西時,目光定在一本落灰的《獨唱團》上,這本只有單獨一期的刊物,讓她思緒迸發。
她最喜歡“所有人問所有人”這個版塊。當初為了這本《獨唱團》守著點在網上預定,生怕錯過了僅有的印刷量,她覺得那是一個文字愛好者的象征符,當然也是韓寒粉絲們的小戰爭。
小安再也不急于投簡歷了,停下來慌亂的步伐。一個月的電話銷售讓她明白:沒有興趣,何來熱愛;沒有熱愛,何來成果?
她想起老鄉送她的一本書。之前,小安對這種實用類書籍,都抱著嗤之以鼻的態度。現在重新翻開,像打開了新的篇章。
小安試著列清單,分化目標,一開始寫寫停停,停停改改,花了幾個晚上,終于完成了自己人生的初步規劃。看著那薄薄的幾頁紙,仿佛看到了未來。她把規劃做成電腦存檔,還特意去了圖文店打印了幾份。一份掛在床頭柜上,原想貼在墻上的,房東不讓亂貼,便掛在這兒了。
接下來的幾天,小安開始在招聘網站、報紙、刊物上找文字類的招聘信息。在逛一次當地論壇時,發現一個影視公司正在招文字推廣助理,她認真看了要求投了簡歷。
兩天后,小安打開郵件,發現自己通過了初選,對方需要她提供兩份文字資料,時間很短,她愿試一把。
熬了兩夜,把資料完成,雖然有些累,但不覺得痛苦,小安檢查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把資料發過去。沒想到半個小時以后,對方就回了郵件表示錄取了。她還停留在喜悅和疑惑中,電話就來了,通知小安周一便可上班。
新公司的布局很有意思,沒有分開的小格子間,更像一個大家庭的樣子。一個接待廳,一個總經理辦公室,剩下的一間有一張長桌、一對沙發,還有電視機投影儀。
“你是小安吧,我是趙姐,因為年紀稍大一些,大家都這么喊我。我帶你看一圈吧。”“好,謝謝趙姐。”小安就這樣跨入了她心儀已久的行業。
趙姐說,小安是唯一一個沒有要求延長時間的人,所以她就被錄取了。她的文字中滿滿的自信,也打動了她。看到小安以后,她先是一怔,有些驚訝于小安太過樸素,但是她那堅定的眼神,確定招對人了。
讓小安意想不到的是,第一周除了寫一篇文字資料,剩下的時間都是在改善她的形象。趙姐帶她去剪新的發型,選各種場合的衣服、包包,認識各種化妝品、香水。小安也拒絕過兩三次,但趙姐的一句:“你的文字那么自信,你的形象要配得上才行”便抵了回去。她慢慢認同趙姐的觀點。形象既是對自己的投資,也是對他人的尊重。文字工作者雖在幕后,形象也不可懈怠。
一年以后,小安參加推廣的影視劇在各電視臺播出。自己的名字雖沒出現,但她堅信三年內必定可做到。
第二年,公司有個老員工有更好的發展機遇,離職了。小安臨時頂職,三個月后順利轉入了編劇組,做著校稿、腳本分析、分鏡頭等工作。下半年公司簽了一本小說,也簽了個編劇,結果水平太差,重新交由公司的人做,小安也被分配了幾集。那部劇播出時,她終于在快進的片尾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這一年公司要拍一部大型的劇,人員缺乏,小安也跟隨劇組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做過推廣,又會寫文字,還做過一段時間的明星接洽,小安的不同立馬展現了出來。剛結束了這個劇本,就接到一個某某公司的電話,說某位明星推薦,希望她可以去他們公司。小安興奮了許久,這是一個很多文字愛好者向往的地方,她特別認真的考慮了幾天,衡量以后還是放棄了。她知道現在的她還不足以勝任那樣的工作,更何況和她的人生規劃不是同一個方向。
在工作了五年之后,小安想離開了那家公司。她開始學習烹飪,從只會煮面,到能燒一桌菜;每天跑步,不僅收獲了良好的身材,也增強了體質;做了牙齒美容,現在笑起來更加自信;每天泡在圖書館兩個小時以上,并分享讀書心得。這樣的狀態,她維持了一年。
現在的小安和朋友合開了一個工作室,可以選自己喜歡的小說改寫劇本,也可以寫自己熱愛的題材。
小安,她遇見了變好的自己,也遇見了人生的另一半。她的下一個目標是出版她自己的一本小說,我相信她一定會實現。因為她已經是另外一個小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