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曾國祥主演:馬思純,周冬雨,李程彬
“13歲” , 奏響了青春序曲的第一個音符。七月與安生從踏入中學校門的一刻起,便宿命般地成為了朋友。她們一個恬靜如水,一個張揚似火,性格截然不同、卻又互相吸引...
你是乖乖的七月還是不羈的安生?她們兩個身上停留了少女時代所有的幻想,努力,進取或是流浪,不羈,那是你么?那是我啊。
13歲的無話不說,女孩子啊,總覺得沒有什么是不能分享的,18歲,遇見了家明,七月發現原來她愛自己比愛安生更多。她難過,她一個人哭了很久,不是因為安生的離開,不是因為她發現了自己的男朋友將吊墜送給了安生,而是她意識到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和安生分享,原來她并沒有那么愛安生。
安生一個人上路,四處流浪。她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認識各種有意思的人,做各種底層的事兒。
七月留在家鄉,在日復一日穩定的生活里等待著北京的家明回來,回家和她結婚。
她們靠最傳統的明信片通信,安生會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給七月發明信片,零零碎碎的幾筆簡單地刻畫著彼此平凡卻又令彼此心生向往的生活。
與其說蘇家明的出現讓姐妹反目,倒不如說這讓她們更認識了自己。愛與恨的交織,身體與靈魂的掙扎。到最后離開家明的七月挺著大肚子還是來找到安生,“我恨過你,我也只有你。”時隔多年,當年的好姐妹又一次躺在同一張床上,安生張開她并不強健有力的臂膀,還是那句“你躺在我的臂彎里,我來保護你。”
再后來,誰也沒想到,七月生娃大出血,至此世間再沒有七月,安生便是七月。她將她們十幾年的故事整理成書,她幫她撫養寶寶,她開始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單調的工作,安穩的生活,是啊,她是七月。她多希望,多希望,她的七月現在以安生的模樣過著她向往的生活,或是在遠方,或是在路上。
我喜歡七月與安生,就仿佛看到了那些年的自己和希望成為的自己——乖巧的,叛逆的,安定的,流浪的,少女的,成熟的——還有那些年走過的錯過的,或許再也不會見的匆匆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