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做過一些夢,夢見的山,跟漢江堤一樣高;夢見的海,跟堤下的小河一樣寬;而夢見的輪船,是去了輪子的架子車,在水面上悠悠蕩蕩……
貧窮局限了鄉下娃的夢想,這已是幼時的我的想象力的極限……
扯遠了,魂兮歸來…………這是進入正題的分割線
國慶期間,一到三號臺風,所以四號出行,去看看星辰大海。
聽說過一個很特殊的縣嗎?整個轄區內只有島嶼,大大小小共計404座!它就是浙江省舟山市下轄的嵊泗縣,地理位置緊挨上海。
這些島嶼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散落在茫茫東海之中。其中嵊山島枸杞島最為有名,近些年漸漸成為人們喜歡的旅游勝地。 對于看慣了都市繁華的人們,尤其是居住在上海的童鞋們來說,這兩座位于祖國最東部的島嶼,絕對是值得一去的小長假休閑度假地。
為什么?
因為近,因為美,因為不一樣的生活體驗。更因為,這一趟可欣賞“五宗最”!
早晨七點,我們從浦東張江高科出發,跟著導航,沿G1501,往東海大橋方向行駛,到洋山深水港的沈家灣碼頭坐船,慢船一個半小時,快艇只需五十分鐘便到! 旅行的樂趣不僅僅在于終點,沿途的風景亦不可辜負。
先說第一最東海大橋:
汽車一路暢通,八點左右即到東海大橋。橋上限速,我們的車慢悠悠地行駛。
大橋自浦東蘆潮港鎮起,綿延32.5公里,止于嵊泗的小洋山島,是我國真正意義上的首座跨海大橋。
放眼左右,海霧漫漫,海水茫茫,風不大,海波微漾;放眼前后,空曠無人,仿佛只有我們這一輛車,如天地間漂浮的一粒微塵。心中頓生“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的蒼茫之感。
第二最洋山港:
大概四十多分鐘吧,車下了大橋,繼續行駛。海岸邊密密麻麻的集裝箱,成排的全自動裝卸碼頭,無不彰顯著全球規模最大、最先進、最繁忙的港口的實力,據說一年的吞吐量已超過美國所有港口吞吐量的總和。
此時此刻,內心有成千上萬個感嘆句欲脫口而出:厲害了,我的國!
沈家灣碼頭
九點多的時候,到了沈家灣碼頭。停車場很大,車輛也很多,絕大多數人都是自駕過來的。然后憑身份證取票,排隊過安檢。(中間也出現水果刀不讓帶的小插曲,不過安檢員詢問一番,確定沒有傷害性,僅僅是為了削水果,就讓登記持有人身份證信息后帶走)。我們的往返船票都是托民宿老板提前預定的,現場買票,夠嗆。
這么一折騰,就到了上船時間。船開前十分鐘停止檢票,幸虧時間預留的挺充足。
輪船劈波斬浪,行進得挺穩當。浪花濺在窗玻璃上,水珠一縷縷往下淌。霧靄尚未散盡,海水渾濁如黃湯,極目遠望,只覺“霧靄沉沉海天闊”。
嵊山鎮不算大,人口只有七八千人,房屋卻很多,看上去似乎只有山尖尖上能看到綠色,其他密密麻麻全是挨挨擠擠的樓房。單純看這環境,老實說,這個世外桃源,一點美感都沒有。
整個鎮上也只有十五輛出租車,一到旺季就有些難叫車。運氣還算不錯,剛出碼頭就碰到一輛臨時拉客的私家車,幾分鐘的路給了40元,把我們送到預定好的民宿里去。
嗯,島上生活體驗開始了。
吃
民以食為天,來到盛產海鮮的地方,不大快朵頤一番,簡直是暴殄天物! 住民宿有個好處,自己買菜,民宿老板給加工,一般來說,加工費葷菜一盤20元,素菜一盤10元。島上不產糧蔬,島民多數以捕魚為生,因此蔬菜很貴,幾乎是上海的2倍。所以我們專門買了夠吃三天的蔬菜和水果帶過來。
時已過午,我們去菜市場買海鮮。這里的海鮮,多數是漁民夜里剛捕上來的,非常新鮮,在城里是絕對吃不到的。
有多新鮮?就從烹飪方法上就有明顯的區別。譬如在城里紅燒魚時,魚兩面都必須煎一下,否則容易腥,并且至少燒燉半小時以上才好吃,而這里的海魚,根本不用煎兩面,隨便燒一下,并且幾分鐘就可以上桌,味道還十分鮮美可口。梭子蟹,斑節蝦,剝皮蝦……,再配兩盤帶來的蔬菜,……哇哈哈!不要太美味喲!
第三最無人村
在東海最深處,有一座荒涼美麗的小島。島上有個無人村,幾個青年人相繼接到親人短信,到島上尋人,由此發生了一件件神秘恐怖的靈異事件,年輕人相繼神秘死去……這是電影《食人島》梗概。取景地,正是嵊山島上的后灣村。如今來到這網紅村,必須去打打卡。
在老板娘的指引下,下坡,穿過嘈雜擁擠的房屋,走過短短的街道(嵊山鎮真是小,只有一條幾百米的主街道,貌似連名字都沒有),再上坡……久不運動的我被累得汗流浹背,氣喘吁吁。
快到山頂時,經過一個寺廟,叫福善禪寺,寺廟后面有很多墳墓,其中有一個,貌似還是清朝的……忽然想起僵尸……有點陰風嗖嗖滴,大太陽下打了個寒噤……不敢細看,更別說拍照……穿過這片墳地,到了山頂,山的另一邊,就是荒涼破敗的無人村……這些墳塋,為接下來的參觀做了陰森詭異的鋪墊,《食人島》里無人村的恐怖,更增加了人內心的恐懼……
站在山頂登高遠望,整個村子呈半圓形散落在陡峭的山坡上,坡底環繞著一個小小的港灣,有個小小的沙灘,小小的碼頭。山體陡峭,房屋高低錯落,爬滿藤蔓。遠處碧海藍天,漁船點點。
買了五十元的門票,沿著臺階往下走準備進村。山路陡峭,臺階兩側和縫隙里長滿野草野花。整個村子里幾乎都是這樣的路,不要說汽車,連個自行車都沒法騎,交通極為不便。整個村落被恣肆的藤蘿荒草侵占,若無游人,確實陰森瘆人。我甚至不敢再往游人稀少的更深處參觀……
這就是個普通的被人廢棄的村子,跟老家那些破敗的房屋并無二樣。可是又不一樣,我們離開老家,是因為貧窮,要出門討生活,而這里都是舊樓房,至少蓋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前大家就能蓋樓房,可想而知這里的人們曾經很富庶。既然富庶,為何一個人都沒有?難道發生了什么?人真的都被島吃掉了嗎?呵呵呵……
三點半左右,太陽剛剛西斜,趁著陽氣還足,我就趕快離開往回走(別笑,我不但膽小,還想象力豐富,容易自己嚇自己)。
回去后,老板娘問我:無人村去了伐?
去了。
你知道那里為什么成了無人村嗎?
網上有磚家說,是由于過度捕撈,造成資源枯竭,近處打不到海產,就搬走了。是這個原因嗎?
老板娘眼一瞪,大嗓門嚷嚷起來:胡說!我就是無人村出來的!我們周圍的鄰居幾乎都是無人村搬過來的!那邊盛產貽貝,就是現在,貽貝也很多!我小時候一直住那邊的!為什么搬走?因為交通不方便!你也去看了,只有一條進出的路,還都是臺階。村里沒學校,我們小時候都是翻過山頭到這邊鎮上讀書。我記得很清楚,1976年,周總理逝世的那一年,我上高中,這里下了一場我記憶中最大的大雪,白茫茫的看不到路,我們幾個學生回家,前面的趴著,一層一層把臺階上的雪用手清掉,后面的手拉手,小心翼翼地爬回家。那真的是,一個不留神就要滾下坡去,太危險了!從那以后至今再沒下過雪。后來村里開始有人意識到這里的不便,條件好的船老大就到這邊鎮上買房搬過來,那么跟他船的漁民,為了跟船老大住得近一點方便做事,也咬咬牙先后搬過來。人們就這樣慢慢地全部搬到鎮上,村子也就空了。以前那邊也沒有碼頭,現在成了景點,才建了小碼頭。
諾,你看,這個三層樓是我嬸嬸家,旁邊是我家,被擋住了……老板娘指著我拍的照片說:三十年了,我沒回去看過!
我啞然失笑,我這所謂的旅行,正如網上所說,就是從自己活膩了的地方,到老板娘活膩了的地方,哈哈
避風港和三礁江大橋
我們住的民宿的位置,在三礁江大橋和避風港旁邊的坡上。
暮色將臨,晚歸的漁船回到港灣,一艘接一艘,像凱旋而歸的士兵,整整齊齊地泊在岸邊,高昂著船頭,頗有威武之師的氣概。船上漁民們不知道在整理什么,碼頭上幾位漁家婦人低頭麻利地修補漁網。
漁港的夜啊,挺熱鬧,海浪把漁船,輕輕地搖……
好一派漁家生活的生動畫卷!
避風港這個詞,代表著溫暖,寧靜,安全,舒適,像母親溫柔的臂彎,我小時候常用它的引申意義。現在,深切地感受到這個詞的本義:港灣的外側,有一道堤壩,只留下一個容船只通過的出入口。當臺風來臨,船只都躲到港灣 里停泊,將狂躁的風雨拒之于堤外。
暮色降臨,我們原路返回,又往左邊的大橋上走去。
橋的那端,是枸杞島,兩島之間最近的地方只有700米,隔著一條十分兇險的水道。三礁江大橋把這兩個島完美地連接起來。
岸邊水聲嘩嘩,浪花拍在礁石上,“卷起千堆雪”。夜空中幾顆星星眨著眼,在云中若隱若現。海面上幽黑一片。橋不長,才600多米,我們走到那頭的枸杞島,再悠悠走回來也就十幾分鐘。橋上風很大,我披散的頭發都飛揚成水平線,而裙子……曳地長裙,也被吹得……這風不是不正經,簡直是耍流氓……
第四最東崖絕壁
夜里醒來,四點剛過,看看窗外,天還未亮,沒有下雨,不知是否可以看到日出?
于是悄悄起床,沿著海邊的山路望東崖絕壁而去,那里是嵊山島的最東邊,也是中國觀看海上日出的最佳地點。
看看導航,從住處到東崖絕壁步行需要一個小時左右。這小小的漁島,正靜悄悄地沉睡,路上靜謐無人,想搭車不知道該如何找車。
才走到嵊山漁港,天邊已漸漸泛紅,太陽,已經要噴薄而出了嗎?
恰遇一騎三輪車的當地人,聽說幾分鐘能開到東崖絕壁,便搭了他的車,想著能快點。路上腦海里突然蹦出:三輪車,跑得快,上面坐個老太太……哈哈,可不是說我么……
終于到了東崖絕壁,天色已亮,云層很厚,日出,是看不到的了。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看不到日出,飽覽海景也不錯。值得一提的是,大門口有一篇《東崖絕壁賦》,寫得非常好,摘錄幾句,想看全文的上網搜索:
從東崖絕壁步行返回,經過嵊山漁港,見岸邊人們忙忙碌碌,有的在用吊具把一條條養貽貝的繩子拉上岸,繩子經過一個機器,貽貝全部剝離進去,繩子光禿禿從另一邊出去,機器里的貽貝又經過傳送帶,送到另一臺機器里清洗,出來后再送到下一臺里清洗,然后裝框,往外送……
另一邊,幾位漁婦又用裁成細長條的麻袋片,把很小的貽貝和繩子縫進去,準備放海里養,聽說要養兩年才能養大。
還有漁民,正把成框的海蝦海魚,稱重送走……
這散著海腥味的漁家清晨,令人大開眼界。
第五最枸杞島
回住處吃了碗老板娘煮的海鮮面,休息到中午又吃了頓海鮮大餐,下午便去枸杞島轉轉。
從住處出來,幾分鐘就到橋上,幾分鐘又過了橋,就到了枸杞島。
沿著海邊的公路一直走,不得不說,枸杞島的風景,比嵊山島要美太多。枸杞島才是祖國疆域上,最東最美的島嶼。雖然兩島隔海相望,可枸杞島的山更綠,水更藍,一個海灣連一個海灣,一個沙灘接一個沙灘……。陽光,海浪,沙灘,碧海,藍天…… ,更適合浪漫的人,跟情人一起浪漫……
據當地人講,枸杞島跟嵊山島差不多,整個島上居民也大概七八千人,但這個島上是各村分散居住,因此看起來青山碧水,賞心悅目,而嵊山島,居民幾乎都集中住在鎮上,因此顯得雜亂擁擠。
那么,我們為什么要住到嵊山島而不是枸杞島?
作為吃貨的理由:嵊山島有更濃郁的漁家生活氣息,生活方便,有菜市場,我們不但要在島上吃,還要買一些帶走。回家時儲物箱裝的滿滿當當,全是海魚海蝦,凍進冰箱,夠吃上仨倆月。歸途中不少人提著儲物箱或泡沫箱,肯定跟我們一樣是吃貨……
作為懶人的理由:嵊山島碼頭近,從住處坐車過去十分鐘足夠,很方便。
作為釣魚愛好者的理由:嵊山島釣魚方便,從我們住的地方直接下到海邊,支上釣竿,可以悠閑地享受釣魚時光。
作為浪漫者的理由:在三礁江大橋散個步的功夫,就可以看星辰大海,以及海上的日出日落,潮起潮落,還能吹到恣肆的海風,聽到海浪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