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這是中唐詩人白居易的詩。之前聽這首詩的時候是別人背給我聽的,當時只對“紅泥小火爐”有點印象,這點印象還是因為覺得這句話奇怪,如今聽蒙曼老師講解這首詩,我才真正領略其中的真意。從這首詩里,我也遇見了未曾了解過的世界。
原來酒剛釀出未過濾時是綠的,還有泡泡啊,密密麻麻的,就像小螞蟻似的,瞬間覺得酒還蠻可愛的。我沒親眼見過釀酒,只聽人家說要用稻谷煮、發酵,最后蒸出酒。
原來那個紅泥小火爐是用來煮酒的呀,想想就很可愛。我們常說綠葉襯紅花,覺得紅花美,那綠盈盈的酒在紅紅的火爐和火苗的映襯下豈不也很美。
原來讀詩的時候,讀了就讀了,不會有更多思考,只是會覺得古人的話好難懂啊,然后讀一遍或幾遍,過后就忘了。偶爾愿意思考一次又會因知識的欠缺止步不前,所以我會覺得大家一致認為白居易的詩淺顯易懂,事實上也挺難的嘛。我就時常想,白居易當時把這么難懂的詩讀給老嫗聽,人家是怎么做到理解了他呢。
經老師一解讀,發現古詩原來可以這么美,20個字把動靜,色彩,時間,季節,天氣全都說清楚了,寫到最后,這首詩竟成了一封邀請函,真是猝不及防的風雅!
以前看到類似于《問……》、《和……》這樣的題目,我不會去多想題目的意義,更不會追根溯源。現在才知道原來這個風雅的邀請函是要問問劉十九愿不愿意來我家喝一杯啊,風雅到我不愿再受庸人之邀啊。當然啦,我是不飲酒的,我要多學幾招,以后誰再勸酒詠詩回敬,萬一他們聽不懂了我就不必再為這樣的事發愁了;萬一聽懂了,這一來二去的就忘記了喝酒(偷笑一百萬遍)。
對于古詩詞,我一直都是敬而遠之的心態。敬,是發自內心的,覺得古詩詞有種我無法探測的神奇的力量;遠,也是發自內心地,可能是積蓄不夠又懶于思考,我總是不能很好的理解古詩詞,想背誦又總記不住,久而久之就只敢遠觀了。
當我閉著眼睛看到老師用生動的語言還原的煮酒現場時,我的內心真的是開了花的。原來古詩詞這樣解讀之后還可以看到啊,原來白居易的詩真的有那么平易近人啊……
這個紅泥小火爐是不是要幫我打開詩詞的大門吶!那我要感謝中唐時期閑適的白居易了,要感謝他那平易近人的詩風,要感謝他在將雪的傍晚寫下這個風雅的邀請函,更要感謝蒙曼老師引人入勝的精彩解讀。
這個世界就是那么神奇,古詩詞這塊硬骨頭,我嘗試了多少辦法、加了多少升汽油都不見成效,在我快要放棄治療的時候又給了我療傷的好藥。遇見了能懂的古詩詞,我也遇見一個全新的精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