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快樂的人

做快樂的人

王趙民

做快樂的人,難嗎?

平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期望自己是一個快樂的人,愿意做一個快樂的人,但有時候總感覺有種莫名的煩惱和失落感,總是與快樂失之交臂,總覺得自己不快樂。

那么,什么是快樂?德國著名哲學家康泰說:“快樂是我們的需求得到了滿足。”這種需求,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層面的,只要滿足了,就是快樂。其實,物質層面的快樂,只是一時的快感而已。而人精神上的愉悅、心靈上的滿足,才是最大的快樂,會伴隨人很長時間,甚至一生。雖然摸不著,但內心能夠感受到,而且還會在我們的臉上表現的淋漓盡致。比如:快樂時,笑臉盈盈,春風得意,勝似閑庭信;不快樂時,愁容滿面,雙眉緊鎖,猶如寢食難安。可見,人人都希望快樂,像小鳥一樣自由自在,享受陽光、空氣。

做快樂的人,難嗎?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人要獲取快樂,說簡單一些,就是要心態豁達,忘記煩惱,不去糾纏生活中的細枝末葉;要有一個樂觀向上的心態,腳踏實地,不庸人自擾;要學會寬容、心存感恩、體貼他人;要不斷學習,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菲時光;要珍惜美好時光,享受美好生活,過好每一天。

一個人的快樂,與國家、時代息息相關。范中庵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國家富強,長治久安,是人們實現個人夢想、放飛個人理想的基石,也是得到快樂的前提。快樂也與家人息息相關,他們的健康幸福,維系著你的快樂。家庭成員和睦相處,彼此相親、相愛、相敬,才會幸福安康,快樂無比。

有時候,我們滿足了,也被幸福了,但卻沒有感覺到快樂。我們是被快樂沖昏的頭腦,忘乎所以了,快樂不眷顧我們,悄悄跑掉了,所以要珍惜快樂。“痛,并快樂著!”也許是我們生活的真實寫照。沒有理由不讓我們快樂,但凡不快樂的事情,都是自己找的。如果矯正心態,放下包袱,放飛心情,人,就會快樂。

美國作家阿爾伯特?哈伯德說:“快樂是一種習慣,要善于栽培它。”可見,快樂并不是遙不可及的,需要自己去開發。如果一個人懶惰,那還奢談快樂?工作、學習也是快樂的。試想,一個人終日無所事事,貪圖享樂,可能一時無憂無慮,但時間長了,精神空虛,思想頹廢,最終是得不到快樂的。因此,孔子主張寓學于樂,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主張在學習生活中培養興趣愛好,進而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成為“樂之者”。

快樂是需要分享的。在收獲了樂的同時,要懂得與人分享,在分享快樂的同時讓生活多姿多彩,充滿了希望。魏晉文人追求“月下獨酌,獨享其樂”的風尚早已過時,生活在當下,人們之間需要增進友誼彼此交流,互動成為一種新風尚。孟子曾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白居易曾經說過:“樂人之樂,人亦樂其樂;憂人之憂,人亦憂其憂。”這二位說的都是分享的道理。付出時也會得到快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只懂得收獲的快樂,并不是真正的快樂;而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得到快樂。

快樂無處不在。它會像風一樣,吹走我們的煩惱,像海浪一樣,卷走我們的憂愁。知足常樂。《道德經》說“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只要我們存平等心,行方便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那么我們就會收獲快樂、享受快樂,讓快樂滋潤我們的心靈,長久伴隨。

快樂就在平時的生活之中,生活賦予更多我們快樂。愿我們快樂每一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01 情商與親密關系 我們生活中常常聽到有的人將事情或人際關系處理得一塌糊涂,然后說:唉,我這個人就是情商低。 “...
    迅圖閱讀 864評論 1 2
  • 一、如何放下對衣食住行的貪愛 “女人的衣柜里總是少一件衣服。”這句話應該是很久以前說的了,因為現在不只是女人的衣柜...
    做快樂的人閱讀 617評論 0 0
  • 春暖花開好時節,滿院春色誘人愛,競相綻放為誰開,有緣來自賞花人。 彼此相依,好友相惜,你雖獨開,我愿相襯 含苞待放...
    向陽而生之美閱讀 541評論 4 10
  • 我閉上眼 看見明媚的月光在閃耀 在召喚每一個路過的 虔誠的靈魂 懷抱著將他們擁成 一束繁茂的花 花簇歡脫 綻放到滿...
    言由衷閱讀 289評論 0 0
  • 80后是我國的第一代獨生子女。昔日被視如掌上明珠的幸福的一代人,如今都已經有三十多歲了,他們中多數都已為人父為人母...
    cola的春天閱讀 2,213評論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