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最簡單,最爛熟于心的話來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想必列夫·托爾斯泰說這句話用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小學生的作文中,有沒有人認真想一下這句話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你讀過的書讓你進步了嗎?讓你有所收獲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不要去覺得托爾斯泰說的話是假的,也不要去懷疑人生,更不要覺得你之前看過許多讀書改變人生讓人進步的文章都是忽悠人的。
我想托爾斯泰他老先生說這句話自有他的道理,至于你有沒有通過書籍使你進步,那就是你的事了,看你是否有那個能力來通過讀書這種最廉價的方式來提升自己。
雖然我們都說讀書是提升自己最廉價的方式,可是我們很多人并沒有正確理解“廉價”這個詞。
這里的“廉價”指的是你買這一本書的價錢,可能你只需要幾十塊錢,就可以買到別人幾十年的心血,精心寫下的文字。
但是買下那一瞬間并不代表那本書屬于你了想要理解它,真正讓這本書屬于你,并不是什么輕松的事。
所以很多人會覺得讀書并不能讓自己有所提升,首先是因為理解錯了“廉價”的定義,它只是指價格,并不代表你真的有能耐可以通過這個廉價的價格讓自己有所提升。
其次是很多人并沒有真正做到正確的讀書?什么是讀書?是看一遍就扔一邊了嗎?這恐怕真的不是使你有所提升的讀書方法。
如何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
下面我說的可能有些乏味,但是任何真正的能夠使我們進步的干貨,都不是那么輕松就可以獲得的,想要真正得到一些東西,那你必須付出點努力,哪怕是按耐住你的浮躁去閱讀一篇乏味的文章。
如果你的閱讀目標是獲得利益——不論是心靈或精神上的成長——你就得保持清醒。這也意味著在閱讀時要盡可能地保持主動,同事還要做一番努力——而這番努力是會有回饋的。
許多人盡管可以區分出閱讀的獲益與取樂之不同——其中一方面是理解力的增進,另一方則是娛樂或只是滿足一點點的好奇心(前文有提到,不清楚的可以去我的主頁看一下)——最后仍然無法完成他們的閱讀目標。
就算他們知道那本書該用什么樣的方式來閱讀,還是失敗。原因就在他們不知道如何做個自我要求的閱讀者,如何將精神集中在他們所做的事情上,而不會一無所獲。
主動的閱讀基礎:一個閱讀者要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
得到一本書是廉價的,要真正懂得一本書并不是像你買書那么兩秒鐘那么輕松,知識也并不像價錢那么廉價。那是需要努力,而非毫不費力的閱讀。
但我們還沒將主動閱讀的核心做個簡要的說明,那就是:你在閱讀時要提出問題來——在閱讀的過程中,你自己必須去嘗試回答的問題。
那么我們有問題嗎?沒有。只要是超越基礎閱讀的閱讀層次,閱讀的藝術就是要以適當的順序提出適當的問題。關于一本書,你一定要提出四個主要的問題。
⑴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什么?你一定要想辦法找出這本書的主題,作者如何依次發展這個主題,如何逐步從核心主題分解出從屬的關鍵議題來。
⑵作者細部說了什么,怎么說的?你一定要想辦法找出主要的想法、聲明與論點。這些組合成作者想要傳達的特殊訊息。
⑶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除非你能回答前面兩個問題,否則你沒法回答這個個問題。在你判斷這本書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須先了解整本書在說些什么才行。
這個問題也正是辨別你是否會辯證讀書的關鍵,我們讀書的時候,切不可讀作者盲目信從,一定要有自己的問題和看法。
⑷這本書和你有什么關系?如果這本書給了你資訊,你一定要問問這些資訊有什么意義。為什么這位作者會認為知道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嗎?如果這本書不只提供了資訊,還啟發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關的、更深的含義或建議,以獲得更多的啟示。
如何讓一本書真正屬于你自己
如果你有讀書時提出問題的習慣,那就要比沒有這種習慣更能成為一個好的閱讀者。但是,就像我們所強調的,僅僅提出問題還不夠,你還要試著去回答問題。
要真正完全擁有一本書,必須把這本書變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而要讓你成為書的一部分最好的辦法——書成為你的一部分和你成為書的一部分是同一件事——就是要去寫下來。
為什么對閱讀來說,在書上做筆記是不可或缺的事?第一,那會讓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還是非常清醒。第二,閱讀,如果是主動的,就是一種思考,而思考傾向于用言語表達出來——不管是用講的還是寫的一個人如果說他知道他在想什么,卻說不出來,通常是他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第三,將你的感想寫下來,能幫助你記住作者的思想。
閱讀一本書應該像你與作者之間的對話。在書上做筆記,其實就是在表達你跟作者之間相異或相同的觀點。這是你對作者所能付出的最高的敬意。
讀書并不是件簡單廉價的事,它是件并不輕松的藝術,而你只有真正學會讀書,才可以做到用最“廉價”的方式讓你提升自己,讓自己有所收獲。
你好啊
我是雅典玉
最近在寫讀書那些事兒
歡迎來找我玩啊
o( =?ω?=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