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資勝出的關鍵:第一個是要在你正確的地方賺到足夠多的錢。比如說用100萬元人民幣,平均配置在精心挑選的10個最偉大的企業,如果50年下來有5個企業倒閉了,另外5個屹立不倒仍然有強大競爭力,50年的積累也是很客觀的一筆財富。只要選擇正確一部分,長期堅持,就可以保證我們成功,這也是為什么要做組合投資的原因。
2、好股票不是說不跌,它也會跌,但是好股票的關鍵是它跌了以后還會回來。
3、投資要有這樣的概念:每個人都應有堅忍不撥、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使命感,努力拼搏是每個人的責任,我對這樣的責任懷有一種舍我取誰的耐心、毅力和信念。既然我沒有可能再有其他方式取得這樣的財富,那為什么不試一試呢?用一輩子也不用的錢。
4、能幫助我們度過危機的辦法,最終取決于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取決于我們頭腦中哲學體系的價值取向。
5、股票市場大跌的時候,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賣出虧損的股票,留下賺錢的股票。選擇補倉,也要補大碟中仍然有盈利的股票。這個原理緣于沉沒成本的概念,所謂:“沉沒成本”是指那些根本不可能再為企業帶來任何利潤的資本投入。投入的越多,損失越嚴重。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對于那些純粹是“沉沒成本”的企業,不但不應該再有任何的投入,而且應該要通過兼并、破產等方式堅決關閉。
許多投資者再計算他們的財富時,記憶停留的永遠是他們曾經達到的最輝煌的那一刻,常將某一天的最高市值視為已到手的收益,然后以那一刻的市值來計算他的得失。結果,變化的市值與最高市值相比,難免心態失衡。投資應該超越這種“財富觀”。過去的市值包括買入價格等都屬于“沉沒成本”。有的人天天看自己賬戶上市值的變化,其實這沒有任何意義,更容易喚起一種心里錯覺,患得患失。據說,虧一千萬的痛苦是賺一千萬快樂的兩倍,這也是人類奇妙的心里變化。做投資最重要的永遠是未來,是投資的企業有沒有更好的未來。無論牛市還是熊市,每一刻我們該反思的都是我當初以及現在的決策是否正確。
6.對投資而言,如果一筆投資無論做出何種選擇都不能收回,具有理性的人只能忽略他。真正要緊的,是不要放棄在未來會大幅度增值的投資。
用稀缺的概念解釋這個問題就是,當你買完股票,看到它的最高市值時,你就存在了管窺心里,只會關注這個市值,而不會關注未來的變化。
其實股票市場并不總是價值投資者與實證分析者或者其他什么人的天堂,它一經產生便自己主宰著自己的命運。
股票市場是最公正無情的,它擁有著所有的知識和見解,不管你是否理解都將面對它無情公正的判決。它行進著運動著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規律。這是一門藝術。
7.做到客觀是極其困難的。但每個人往往都是從自我的角度出發,但是自由的精神就是讓我們盡量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別人的精神。
8、中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貴族,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縱觀整部中國歷史,王朝世系更迭頻繁,從來就有”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的說法,自然也就無法形成穩定的貴族社會,由此助長了因富即貴的等級意識,與及時行樂的奢靡悲風。但優雅、高貴的生活方式,卓爾不凡的人格魅力,卻是需要社會長期安定和多代人持續努力的結果。
9、除非能改變人們的生活,否則就沒有任何重大的意義。我是個普通人,不奢望對別人有所影響,但如果憑自己的微薄之力能給后代的生活打下一點點基礎,如果自己的品德、胸懷、目光、境界能夠對自己的孩子產生一絲影響就可以安然閉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