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 晴
文|寒楓
-1-
休假期間,正值暑期,南方的天氣實在太悶熱,四十多度的高溫讓人只想二十四小時待在空調房里。于是果斷回家避暑。
好不容易休息,在家閑著總覺得浪費大好時光。想著去哪里轉轉呢?雖然我是土生土長的山西人,在大山西也生活了二十多年,但去過的地方屈指可數。總覺得沒什么好看的,在我印象中山西除了山就是廟,要不就是大院,總之都是一些歷史文化氣息比較濃厚的地方。
想起之前朋友推薦說綿山還不錯,可以去玩下。最終鎖定目標制定計劃,雖然就在家門口,但是已經習慣了出行前必須查好攻略和路線,讓旅途更順暢。
-2-
為了能一大早到達景區,買了凌晨四點的車票,坐了兩個多小時到達介休火車站。又坐半個多小時公交車才來到綿山腳下。
下車抬頭便看到了醒目的兩個大字"綿山",還有介子推的雕像。
綿山最廣為傳頌應該是介子推被焚的故事了。在我國悠久的民俗文化中,紀念歷史人物的節日只有兩個:一是五月端午節,為紀念楚國大夫屈原;一是清明寒食節,為緬懷晉國大夫介子推。
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國外,在最困難的時候,隨臣介子推“割股奉君”。19年后,重耳返國為君,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重賞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認為自己順應天命輔君復國,不愿再同那些邀功爭賞之人同朝為伍,便攜老母隱居到介休綿山之中。晉文公聽說后羞愧莫及,便親自來到綿山尋而無果。文公無奈,下令一面放火燒山,本想把他逼出來,但是,奸臣卻故意陷害,四面燒山,直到大火熄滅,才發現介子推母子相擁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為了悼念介子推,文公下詔,在介子推忌日,禁煙寒食。
-3-
綿山門票120元。坐觀光小巴車沿著盤山公路一路上山,有點坐過山車的感覺。海拔越來越高,漸漸有了霧氣,猶如人間仙境一般。后來才知道那不是霧,而是云海。因為前幾天一直下雨,今天剛剛放晴,所以出現了云海現象。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拿起手機咔咔拍了幾張。本想下車好好欣賞一番云海奇觀,不料才短短十多分鐘,云霧慢慢散去,太陽出來了,有點小失望。
-4-
綿山景區很大,一天玩所有景點不太現實。只能選擇性玩四五個景點。第一站去的是水濤溝。主要有五龍瀑和水簾洞兩個看點,終點水簾洞要沿著水流走四公里,完了原路返回,所以非常考驗人的耐力。
一路都是天然的景色,樹木叢生,很多大大小小的瀑布和溪流,形成天然的氧吧。在這盡情呼吸著新鮮空氣,沐浴著一米陽光,全然不知這是在酷暑。
終于到達水簾洞,其實也就是一個不大的瀑布,不過里面確實能容納不少人。水簾洞水流很湍急,震耳欲聾,走近了感覺讓人有點喘不過氣來。
-5-
第二站是棲賢谷。這是個具有挑戰性的景點。想要上山必須要爬鎖鏈,走懸梯,過浮橋。站在懸梯上確實有點心驚膽戰,一不留神可能就會掉下去,每走一個臺階都要緊緊抓著巖壁上的鐵鏈。過程中讓我佩服的是一個年輕媽媽帶著五六歲的孩子在走懸梯。她走在前面,鼓勵孩子往前走。我想這樣的孩子長大一定很堅強和獨立。換作是我,可能我會和大多數家長一樣,因為擔心孩子的安全而不讓他上去,他也就失去了鍛煉的機會。
-6-
第三站云峰寺。是一座修建在巖壁上的寺廟,里面有羅漢殿、觀音殿、釋迦殿、五龍殿等,是人們許愿拜佛的場所。登上云峰寺,山下景色一覽無余。一片片綠油油的田地,大概是還沒成熟的小麥。抬頭看,懸崖上,掛了許多許愿的銅鈴。微風吹過,銅鈴發出叮叮當當的響聲,清脆悅耳的聲音回蕩在山谷,像是美妙動聽的音符。云峰寺旁邊是一座賓館,號稱國內最大的建在懸崖上的賓館,非常壯觀。
-7-
走完這幾個景點腿已經很酸了,接下來簡單參觀了大羅宮和龍頭寺,還好這兩個景點不需要走很多路,下車就可以看得到。大羅宮依山而建,層樓迭閣,青墻金瓦,上六下七共十三層,很是壯觀,被譽為“天下第一道觀”。龍頭寺也是人工修建的一座寺廟,我想是因建有一個很大的龍頭而得名吧,也是綿山的第一個景區,有龍頭老大的氣勢。
至此,一天的行程就落下帷幕了。也讓我見識了山西不一樣的美,就像那首歌里唱的:"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在此歡迎大家來我們大山西玩。
我是寒楓,一個計劃三十歲之前走完整個中國的女子。剛剛加入簡書隊伍,希望大家多多指點!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你在夜里想想很希望去做的事情,有的人白天就去做了,而你卻在下一個深夜里繼續做著同樣的夢。
我不經常做夢,只希望能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