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偶”,這么嚴謹的名字,顯然是套用朱自清先生的篇名,當下的我們輕率到用“相親”草草取代,細細思量,擇偶更顯得對婚姻的慎重與負責。
我的擇偶記是沒有故事可言的,說出來平淡如水。源于家庭教育的熏陶,我對物質方面不是特別在意,當然不代表家徒四壁的就可以。我更注重的是精神層次的,我雖不是一個特別有才華的人,但我希望能和對方聊得來。
我記得很有趣的一件事,當時我在相親的路上,但是對于結婚還是很迷茫,本著多一個異性朋友也是很好的。朋友介紹一個士官,轉業后家里給安排工作了,據說還是個小領導。
我沒有制服控,談不上多喜歡軍人。初次見面,坐在咖啡廳,舒緩的音樂,隨著咖啡的香氣,縈繞在耳邊,就這么安靜地坐著,便是極好的。
顯然他覺得氣氛有些壓抑,便侃侃而談。漸漸聊到瓷器,正好店里有套精致的瓷器,古色古香,雖不知道朝代,高仿的也有可能。但是瓷器的那種瑩潤如玉,美輪美奐,讓人心曠神怡。我立刻被迷住了,我貪婪地打量著。
這時男方一句,“這種東西,白給我都不要。我手重,掉地上就么了。”突然間我的興致全無,聊了幾句,時候不早了,匆匆辭別,再未聯系過。
媽媽得知我拒絕男方的理由,笑著說,“結婚后還不是柴米油鹽,哪里每天讀唐詩宋詞呢?”
2
我有著自己的標準,內心深處是不可能為了其他而妥協的。他可以不懂你,但是不能不尊重,不支持你。其實很多女孩心里都有自己的標準,就像每個人都有夢想,會為此付諸行動,而最終實現。
有的人,最初自己的標準清晰明確,她知道什么的樣的人適合自己,在那一刻內心的喜悅油然而生,但是歷經時間的考驗,她違背了初心。自己感慨,社會太復雜了,自己不得不世故起來。
她慎重的選擇的男方,物質能滿足她,或許是一份有編制的工作,或許是所謂的優越的家境,當初選擇的時候,她的內心是忐忑的,她甚至不清楚是否能與子偕老。
前幾天朋友說可能要離婚,竟然是先生覺得她買的衣服太昂貴了。當她說不過是一千的衣服時,大家沉默了。兩人的月薪少說六七千,在這個十八線小地方,消費已是綽綽有余。
其實根本不是因為衣服,是男人的自尊心在作怪,天生麗質的老婆穿得精致又時尚,別的男人不惦記是不可能的。而自己這么老實,平時聊天都聊不在一起,怎么能駕馭了她,終究她看上自己的不過是一份體面的工作而已,一套房罷了。
也有的人,最初的動機就很明確,似乎父母含辛茹苦培養大,就是為了待價而沽的。她的三觀不外乎權利,名利,地位。才子佳人不過是笑談罷了,即使沒有奶茶妹妹的智商與才貌,也要計謀嫁個CEO。
我還記得我同學在大學時代揚言,自己找的男人一定是家產萬貫,開著豪華跑車的,她的車要四個圈的成為笑談,我的男同學打趣道,拖拉機還六個圈呢,她當時鄙視的神情,我至今記憶猶新。
有時候,執念是一件好事。如她所愿,她嫁入了豪門,奢華的婚禮讓我們羨慕不已。夫家在物質上極大的滿足她的要求,至于幸福與否,便不得而知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成熟的擇偶標準,當他選擇自己的婚姻時,一定也是慎重考慮,或如自己所愿,或退而求其次的。不管怎樣,婚姻最終需要的是精心的呵護與經營。
不過是有的人,明白的早,看得透徹,“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有的人安于現狀,又抱怨不斷。婚姻本是如此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