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公園打傘的女子(卡美伊) 莫奈
這件作品是莫奈早期的印象技法畫作,畫中大塊的墨綠和棕紅的,凝重的顏色。不再看見早期注意天空光影的糾纏和光影對人物的影響,換而之是大塊更大塊的顏色鋪成一幅畫甚至連人物本身都只是畫中顏色的一部分。或者說我們可以感受到畫面里的風不再是清晨的微風而是夕陽落下的晚風,吹的人物身后的云彩在大塊急速的運動,熾熱的陽光照在草上淹沒了女人的腳,女人上半身因為撐陽傘形成的陰影和下半身被陽光照耀仿佛要燃燒的裙子形成強烈的對比,加上飄揚的紗巾給人以視覺沖擊。
莫奈于1875年創(chuàng)作的《撐陽傘的女人》,畫中的人物是已成為他妻子的卡美伊和兒子約翰,卡美伊曾是巴黎有名的模特,印象派畫家最愛畫的姑娘,出身富裕卻依然嫁給了窮畫家莫奈,她是莫奈畫中的重要模特,如《綠衣女子》、《穿日本和服的卡美伊》、《草地上的午餐》等。在仰視的角度下,陽光閃爍、飄逸的白裙、流動的白云、茂盛的草地,卡繆手持陽傘半側(cè)身的姿態(tài)顯得格外生動感人。白裙在光的輝映下隨風舞動,人物映襯在藍天白云的寬大背景中,盡顯綽約嫵媚,面龐邊輕輕飄起的白紗和轉(zhuǎn)動的裙擺顯示出風的撫弄,頓感人與大自然的和諧融洽。顯然莫奈所關(guān)注的是他所追求在光的變幻中人與自然的融合,色彩的簡約凝練賦予光的律動美感,心仿佛隨著風的擾動在躍動。
畫面描繪了夏日里的一天,一個年輕女子站在小山丘上,花草沒過她的雙腳,漂浮在青草地里。在明亮的陽光照耀下光彩奪目。色彩斑駁的陽傘帶著她慢慢遠去…
陽光透過湛藍的天空灑到她的衣裙上,長裙在微風中飄動著,金黃、淡藍、淺粉閃閃發(fā)光。順著微風擺動的花草,仿佛可以聞到泥土與花草混合的清新氣味。
流動著的白云和裙擺、起舞的青草,一切都似乎沒有“安定“下來,連空氣都在陽光的照射下顫動、流轉(zhuǎn)著… 整幅畫只用了簡單的藍、綠、棕等自然的色彩,給人一種寧靜舒適的感覺。
這是莫奈早起的印象派作品。畫面正中偏右站著一位撐陽傘的女人,而畫面偏左較遠處的就是她的兒子,這是一個晴天的早上,兩母子在草地上漫步。
這幅畫構(gòu)圖偏上,左側(cè)的小男孩與打傘的婦女形成了一個三角構(gòu)圖,起到平衡畫面的作用。以綠,藍,褐為主色調(diào),色彩清新明快,人物的衣服顏色與背景統(tǒng)一,看不到明確的陰影與輪廓線,筆觸大膽隨意,裙擺與草的走向充滿動感。
整個畫面給人的感覺是朦朧的夢中場景,作者用大小比例及覆蓋遮擋的方法巧妙的區(qū)分了婦女,小孩,天空的空間關(guān)系,表達的很到位。他已很好地捕捉光影和畫中的瞬間印象感覺。畫中女人面部和上半身都用上較暗的色彩,表明是處于陽傘的陰影之下,而整個陽傘、面部、衣裙和草地上的陰影區(qū),與女人衣裙上向光一面的光影形成對比(小兒子方面也一樣),女人擺動的頭巾和長裙上的縐褶也加強了畫面的動感。
莫奈比任何畫家更著重于捕捉一瞬即逝的景象,并不注意物體本身的輪廓。他說:“光是畫中的主角。”他又描述如何努力去畫“空氣的美……但這是不可能的.”莫奈畢生致力繪畫那些不能畫的東西,這幅畫里天空中有浮云掠過,我們幾乎可以感覺到那吹送浮云的微風。
1875年,這一幅畫作,實際上是莫奈所有關(guān)于卡美伊的畫作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幅。當時的莫奈,大概也處在人生最“愜意”的時候,嬌妻幼子,年富力強,事業(yè)雖算不上成功,但一直在朝著非常有希望的方向前行,生活雖然不富足,但是壓力也沒有很大,所以這一時期莫奈的畫作無一例外都滿是陽光、鮮花,生氣和活力。事物的發(fā)展,似乎總喜歡和大家開開玩笑,今天,你的生活一帆風順,你大概會覺得,也許能一直這樣下去,可是突然間就有了變化,出現(xiàn)坎坷倒不說,痛苦的是有時候往往會一下子變得很慘。誰又能想到,畫面中這位陽光燦爛的年輕女子,僅僅四年后,會突然因為疾病失掉了生命,命運就是喜歡這樣折磨人。所以說,作為蕓蕓眾生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個,我們每個人或者都應該更多一些憂患意識,當你覺得幸福、甚至平淡的時候,多想想人生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坎坷與不幸,也許你對當下的幸福感受就會更深一些。說是這樣說,可誰又真能當著春天的迷醉時,想得起及時挪走梯子,從而把春風留在人生的房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