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故事,關于我和我的“姐姐”。
這一個故事,沒有結尾。
同年同月同日生,她比我大二十分鐘。
然而我們是異父異母的組合家庭。
很多人覺得這是緣分,但這一定一定是孽緣。
故事開始了。
小時候,我們兩家離得還挺近,可能彼此的父母覺得這是緣分吧,我們上同一所小學,我們穿一樣的褲子,一樣的鞋子,我們甚至還睡同一張床。小時候,我媽總說:“姐姐字寫的比你好看多了,多學學。”,她媽媽總說:“妹妹的成績比你好很多,你也要向她多學習。”那時的我并不懂什么是友誼,但我真心覺得有個玩伴很開心。
故事從這時開始發生變化。
我爸媽離婚了,我媽媽和她爸爸在一起了,不久以后,她爸媽也離婚了。各種風言風雨吹進我們的耳朵,一切的一切就這么悄無聲息的發生著變化,那一年,我們才七歲。
之后,我媽和她爸去了廣東工作。我爸自此沉迷于喝酒與打牌,我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她也和她的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她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姐姐在職業學校寄宿,弟弟和媽媽住在一起,感覺一切都是莫名奇妙的關系。在這之后的幾年,我們還在同一所小學讀書,但不再一起玩,也不再說話。
某年某月,在路上偶然相遇,她怒視了我一眼,罵罵咧咧道:“你和你媽一樣,狐貍精。”,我沉默了很久很久,直到她走遠。
故事的真相是這樣嗎?我也不知道,但是兩個人的事情,沒有對錯。很多年后,偶然聽起一些碎言碎語,她媽媽和某個男人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我的爸爸在離婚之前就一直沉迷于打牌。不管真假如何,但我從未怨過任何一個人,“無論是誰,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我有一個缺愛的童年,但我也有一顆完整的心。但是,我的姐姐呢,我不知道。那些傷人的話語,是大人閑言碎語挑唆的結果,還是心里真的也就這樣認為著呢!?但有一點,我可以確定的是,我們再也無法成為好朋友。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媽和她爸從廣東回來了,開著當時還并不常見的小汽車,“衣錦還鄉!?”。然后,她就轉學了,和我媽她爸住在一起。而我,由于爺爺奶奶的心疼不舍,加上當年對我媽媽的一些怨念,我還是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直到小學六年級,我爸媽爺爺奶奶坐在一起協商,認為我跟著我媽媽生活會更好,于是我換了新家,換了新的學校。
“姐姐”,我們又見面了。
我們說的話仍舊很少,不過,有時候也會說很多的話--吵架的時候。
小學以差不多的成績畢業,進去了同一所初中,同一個班級。慢慢開始懂事的我們平時見面也都是以禮相見,話不多,倒也相安無事。初二的時候,她成績下滑的厲害,同一天的生日,同樣的爸媽,讓老師一直誤以為我們是雙生子,英語老師經常和我開玩笑說:“妹妹回去要和爸媽告狀才行啊,姐姐成績下滑這么快,看看什么原因。”,說實話,我很心疼她,也很明白她,對于她爸媽離婚一事,她還在耿耿于懷。我不知道該和她說什么,但那時我仍然很希望能再度和她做朋友。
媽媽一直對我懷有愧疚,于是生活小事上偶爾會對我偏心,我發現以后,讓媽媽公正的對待我們兩人。她理科不好,于是我求了我們班一個理科成績很好的男生和她坐……甚至她生日的時候,我會給她寫紙條祝她生日快樂。而她,我猜不透她的心思,慢慢懂事的我們變得太禮貌了,禮貌得了無波瀾。
相安無事的,轉眼我們就高中畢業了,我考上了本地的一所普通一本,她考上了本地的一所普通二本。然而,大學,我基本再也沒和她說過話。畢竟我們發學校沒有在一起,但其實,是暑假發生的那件事徹底傷了我的心。
暑假她去她媽那里了,有東西放在家里了,讓我媽媽托人幫她捎過去,我媽當時手頭有事,就叫我去她房間拿東西給張叔叔等下請他幫忙捎過去。
書桌上,瑪麗信紙,整整兩夜文字,沒有說寫給誰。出于好奇,我看了紙上的內容,都是關于我和我媽的壞話,從小學到高中,滿滿的怨念……我不知道是她走的太急,忘了收起來,還是想故意讓我看到。我很震驚,更加憤怒。
我媽媽知道了這件事,她爸爸也知道了。她爸爸一個勁的和我媽說對不起。最終,對于這幾張信紙的內容,我們再也沒提過。
姐姐,妹妹。
大學了,不怎么再見面,也不怎么再說話,或許這樣真的挺好。
這是一個故事嗎?我不知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