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二十中 ? ?張建新
讀《教育的哲學基礎》第四章《實用主義哲學和教育》中,杜威陳述了教育的目的----
像杜威在《民主與教育》一書中所陳述的,教育的目的就是生長:“既然生長是生命的主要特征,那么,教育就是不斷生長;在它自身之外沒有別的目的。”
“杜威認為,生長是能力的拓展----從經驗中學習和以有意義的方式指導未來體驗的方向。”
“也就是教育應該使人們自由實踐,使人們更能引導個人的和社會的生活。因為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產生民主生活中恰如其分的生長。”
讀著杜威的這些陳述,我陷入了一種對教育目的思考,一種對教育原點的思考,教育為了什么?
“教育的目的就是生長”。生長是生命的主要特征,每個孩子都是鮮活的生命,教育的使命就是喚醒生命,關愛生命,讓孩子變得更好。教育要遵循孩子生長的規律,提供適合孩子的教育。尊重差異,激發潛能,讓每個孩子都在自己的基礎上不斷進步。
“生長是能力的拓展”。在培養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強化學生關鍵能力培養----培養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職業能力。使學生學會認知,善于合作,勇于創新,規劃職業,從而形成學生支撐終身發展、適應時代要求的關鍵能力。
培養認知能力,引導學生具備獨立思考、邏輯推理、信息加工、學會學習、語言表達和文字寫作的素養,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培養合作能力,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過集體生活,學會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遵守、履行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
培養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創新思維,養成創新人格,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大膽嘗試、創新創造。
培養職業能力,引導學生適應社會需求,樹立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踐行知行合一,積極動手實踐和解決實際問題。
“教育應該使人們自由實踐”。為了孩子的生長,教育應加強學生的體驗與實踐,在課堂上實踐,在學校里實踐,在家庭里實踐,在生活里實踐,在社會里實踐,通過”自由實踐“,使孩子們真正理解知識,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提高能力,從而“使人們更能引導個人的和社會的生活”。
總之,教育是為了人的發展。不忘初心,立德樹人,讓孩子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