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地品牌研究院:在紙書唱衰的時代,去給中小品牌出書
互聯網的發展,不僅重新定義了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給中小品牌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它們不再被限制在原本的小圈子里。人們可以通過微信、微博、淘寶等多種渠道去了解這些品牌,消費者逐漸占據了主動權,主流市場上的大企業開始失去了對人們的掌控力,一個中小品牌前面蘇醒的時代即將到來。
也就是說,互聯網的時代,中小品牌有很多種方式可以呈現到人們面前,但你也許想不到,擲地選擇了紙書這一種方式。
因為這是在2017年,這是在世人高喊著紙書將死的時代。
紙書的沒落可以從很多地方體現出來:書店接連關門,ipad、kindle閱讀器成為了現代人的標配,傳統出版商叫苦連天,電子書取代紙書的聲音越來越大...
是不是紙書的未來也只能是陳列在博物館里的舊照片了呢?
“不是。”
說這話的正是擲地的創始人耿沫。就在今年年初,她還一路抱著滴滴年會發的大橘子從北京飛回廣州,那時候她有著別人羨慕的頭銜和收入,然而為了能夠全面投入擲地的品牌研究項目,她毅然決然地辭職離開。
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一個不能理解的行為,從互聯網出行巨頭跳到沒落的紙質圖書行業,難道不是一時被理想沖昏了頭?但滴滴市場經理出身的她在看待紙書的問題上,有更多區別于傳統出版人的看法。在她看來,電子書并不是紙質書的替代品,而只是閱讀的一個新載體,它們是并存前行又互相彌補的。
對于如今的時代而言,人們被太多太多的信息包圍,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重復無用的信息碎片,這些碎片在切割著現代人原本就所剩無幾的自由時光。我們已經從一個信息缺乏的時代全面進入了信息泛濫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里,必然決定了未來的人們會對精神產品上的要求越來越高,也會趨向于為優質內容買單。因此,無論是電子書還是紙質書,它們的靈魂都是內容而不是形式。對于紙書來說,它的地位并沒有被電子書替代,只是它不便攜帶的屬性可以用電子書的形式來改善,而它仍舊以手捧紙書的愉悅感驕傲地存在下去。博爾赫斯有句名言“如果有天堂,那必然是圖書館的模樣。”試想,天堂如果只剩一本電子書,那是多么寂寥的畫面。就如無論即時通訊工具多么發達,人們還是會出來坐在一起面對面聊天。
耿沫堅信紙書的未來不會只是歷史書上的一頁介紹。從國際4A公司到知名互聯網公司滴滴出行,近10年的市場經驗讓她看待問題的眼光更遠。但即便如此,從互聯網到圖書出版這樣的跨度,僅僅只是看好圖書行業的重生是遠遠不夠的。
而她有絕對的實力可以完成這樣的跨越。
因為事實上,這并不僅僅只是一個互聯網人的一腔熱血。擲地的創始人耿沫并不是圖書業的菜鳥,早在12年的時候,她就涉足圖書行業,建立了抱團兒圖書工作室,培養了自己的一支包括4A公關公司高級文案、知名作家、作協理事、公眾號紅人在內的優秀作者團隊,與臺灣、韓國的出版社建立了合作關系。截至目前,該工作室出品的圖書已經超過100本,其中不少暢銷圖書還幾經重印。也就是說,這其實是一個圖書人的深思熟慮。
而在互聯網重新定義一切的今天,擲地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圖書項目,更像是一個品牌營銷的研究院。
“我們會在書頁印上二維碼,掃碼即可到達一個H5頁面,讀者與品牌面對面交流,可以看品牌的介紹動畫,可以換一種更舒服的方式讓用戶主動了解品牌。”深諳互聯網營銷方式的耿沫給擲地精心設計了很多傳統圖書沒有的新玩法,二維碼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種。
“這并不是一個紙書沒落的時代,而是紙書更新的時代。”
除了用二維碼把紙書和品牌連接起來以外,擲地會把品牌故事的音頻做成線上有聲書,讓品牌創始人親自給你講品牌背后的故事,也會在電子書平臺同步上線電子書,讓你在坐地鐵的間隙了解品牌發展中的智慧。
“擲地讓紙質書有了新的旅途,它不能延伸的線上部分可以用其他方式連接,它主打的線下則有更多種玩法。”
確實,電子書不能代替紙質書的一個點就是紙質書是看得見摸得著有真實觸感的,對于未來一代的95后而言,他們會越來越注重于線下體驗,線下體驗將是品牌獲取未來一代認同感的途徑之一。因此擲地可以用書來給品牌舉辦簽售會、書友會、宣講會等等,可以用紙書來制造一切真實相遇的可能,可以讓粉絲真真實實看到品牌,了解更多與品牌相關的一切。
“我們希望成為中小品牌前進路上的記錄者、傳播者,而書則是幫助我們完成這件事的工具,品牌故事讓紙書更多種運用方式,而紙書又可以讓品牌有更多種新的玩法,未來會有幾種可能,很快就知道了。”耿沫自信地說道。
加入擲地,和耿沫一起打開品牌營銷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