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陽明先生
終于要來看你
以什么樣的身份呢
我希望是一個久仰大名的學生吧
但是
我知道
一旦我沉迷于對你的仰慕之情
那么我只是享受了一場自嗨旅程
那不是我想要的
又或者以一個多年的老朋友的身份
但晚生何德何能
能夠得到恩師的垂愛
我想我應該以一個孩子的姿態出現
無法用學問的敲門磚見到你
但是看在一片赤誠之心之上
或許你會接受這一點上我們的平等
圖片發自簡書App
陽明先生
你會出現嗎
在我無比想要垂聽你教誨的時刻
早在三年前
我途經貴陽
就去你的祠堂拜會過
那時我還是只是聽過你的大名
以一個瞻仰者的心態去看你
在那個秋日的午后
陽光正好落在你的碑文之上
我閑適地在長廊的石凳上呆坐
只是想刷一個來過的明證
但這次不同
這次是龍場
龍場是你悟道的地方
如果不是這次偉大的頓悟
你成不了致良知
知行合一的一代圣人
龍場是一個什么樣的所在
不深入了解的人
或者會把當初的荒蕪
當成了游戲般的浪漫
而在當時是一個最接近地獄的地方
足以致命的瘴氣
野蠻的未開化的土著
艱險的地勢
你就親見流放的一家三口死在旅途中
在后人的眼中
龍場或是個大舞臺
但于你
那是你最后的道場
或許不是蛻變
便是殞落
看過相關的書籍
提到來自日本的信徒重走了你一生留下
軌跡的地方
并贊助諸多紀念性場所的重建
所以萌生了朝圣的想法
巧合的是
我師父就在參與龍場跟你有關的舊址的重建
所以我更要來了
師父說要有心理準備可能會失望
但是于我
就是來看看你
圖片發自簡書App
脫掉鞋子走進你當時修心的地方
用手觸摸那些多年前你或許觸摸過的墻壁
然后靜靜的閉上眼
等待你在我心里出現
與我做一次短暫的對話
就已知足
我相信
你一定會來
先生
就先預約你了
知道你忙
致良知
知行合一
一花堂主人
2017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