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城市中心的霓虹燈不停的閃爍,充滿著激情誘惑,仿佛給某些白日無精打采的人注射一劑興奮劑,他們精神抖擻的魚貫而入正在播放著HIGH歌的勁爆D廳。坐定之后,就會有一些人來到面前,推銷著各種顏色、圖案、形狀的片劑、丸劑或膠囊,會心問一句,老板來幾顆?
要不了多久,D廳里就多了一群手舞足蹈、瘋狂地搖頭的男男女女。他們可以數小時候不知疲倦的上下瘋狂扭動,現場的音樂節奏越強烈,頭便晃動得更厲害,心中的郁悶、頹廢此刻一掃而空,仿佛整個世界充滿激情,最后直至虛脫。
以上劇情在許多城市夜場重復上演著,這些不同顏色、圖案、形狀的片劑、丸劑或膠囊,有一個統一的外號-搖頭丸,一種以甲基苯丙胺為主體的混合型毒品。盡管它與冰毒成分相似,但它比冰毒復雜,毒販為了滿足不同吸食者的不同需求,往往會參雜麻黃素、氯胺酮(K粉,致幻劑)、苯巴比妥(有鎮靜,催眠作用)、咖啡因、苯海拉明、非那西丁、可卡因、麻黃堿、胡椒基甲基酮、麥角酸二乙胺(LSD)、巴比妥類、普魯卡因、安替比林、甘露醇、硫酸鎂、谷氨酸鈉、葡萄糖、乳糖、蔗糖等次要成分。輔助成分的添加,可以改變其藥理學作用。這些五花八門的成分綜合在一起,使得搖頭丸的效用變幻莫測,具有興奮和致幻雙重效果。
根據形狀、外觀,以及效果搖頭丸又有許多外號:藍精靈、甩頭丸、快樂丸、E仔、狂喜、迪士高餅干、忘我、瘋藥、愛他死、勁樂玩、白天使、蝴蝶、亞當、鴿子、小鳥、恐龍、M藥片、狂喜。搖頭丸使用方便,直接口服或是溶入酒水飲料中為了方便吸食,有時候毒販為了使用更方便,直接將部分搖頭丸配成液體,又被稱為開心水、可樂液、忽悠悠等。
分類及組成:
搖頭丸常以粉紅色、淺綠色、褐色、土黃色、黃色、黃綠色、粉白色等顏色的片劑出售,偶有膠囊、郵票狀紙片及晶體狀,藥片上多數標有各種不同的圖案、字母、數字等,包括:“花‘十’字”、“樹葉”、“鉆石”、“魚”、“笑臉”、“雙心”、 “雙叉”、“盾牌”、“古錢”、“箭”、“三菱”、“海豚”、“高腳酒杯”、“花H”、“五角星”、“雙圓弧交叉”、“三角”等圖案,和“WY”、“P”、“S”、“FY”、“B29”、“CC”、“HQ ”、“E ”、“XO ”、“Hi ”、“JJ ”、“M”、“AA”、“OK”、“CK”、“Dfizer”、“NYC5”、“KP711”、“TOP”、“MF”、“CS”等字母,以及“88”、“007”、“2000”、“3”等數字。
對于搖頭丸的不同外觀,起初偵查人員希望從這些不同的顏色、形狀、圖案、字母和數字上確定它們的成分和外在關系,以便快速識別毒品的種類。但統計表明這些僅僅是制毒者一種商品化的偽裝,也可能是不同的制毒者標記,但這種標記的隨意性很大,可能在最初批量生產時使用了同一種特點的外觀,但販運后中間又有再加工的環節,到吸毒者手中時,幾乎是完全隨機,不具有判斷的價值。不過據稱由于搖頭丸外形過于招搖,部分制毒者已經改變其外觀,比如類似某種維生素。
最初國外所流行的搖頭丸是指主要成分為亞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 的丸片,而在中國所查獲的搖頭丸中,搖頭丸并非單一成分制成的片劑,而是含有若干種苯丙胺類衍生物與某些其它化學物質所制成的丸片,主要包括3,4-亞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3,4-亞甲二氧基苯丙胺(MDA)、N-乙基-3,4-亞甲二氧基苯丙胺(MDE)、二甲氧基苯丙胺(DMA)、二甲氧基溴苯丙胺(DOB)、三甲氧基苯丙胺(TMA)等。
成分各不相同,很多甚至并不含有MDMA,大致可分為四類:
第一類以MDMA為主要成分,含有其他輔助成分。這一類是真正意義上的搖頭丸,也被稱為老版搖頭丸,在夜總會和“迪吧”中價格較貴,稱之為“上等貨”;
第二類搖頭丸的主要成分為MDMA,但也含有冰毒成分,作用與第一類搖頭丸相似,在加工過程中還會添加一些咖啡因、巴比妥類等的摻雜劑,這類搖頭丸與冰毒經常不易區分,而且據稱致幻作用過強,吸食者經常出現頭疼和胃疼等癥狀;
MDMA質譜圖第三類搖頭丸的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作為次要成分的摻雜劑有麻黃素、咖啡因、氯胺酮、非那西汀、苯巴比妥、安定、撲熱息痛等,這類“搖頭丸”嚴格說來應該歸入冰毒類。在中國,非法市場上平常所稱的搖頭丸,其實大多數就是這類冰毒片;
第四類搖頭丸是由氯胺酮制成的丸片,另外還添加了少量的咖啡因和賦形劑,它的功能偏向于興奮作用。毒物學已趨向于將其單列,即K粉。
另外,可能存在第五類,不過第五類搖頭丸根本不能算毒品,里面包含的僅僅是咖啡因等單純提神的成分。
危害:
曾經有一個關于搖頭丸駭人聽聞的新聞,服用者由于長時間的頭部搖擺,將脖子的搖斷導致死亡。還有記錄有人一次服下4粒搖頭丸(每粒120毫克),一夜狂搖不止,到天亮時既然連自己家人都不認識了,見人就打,傷人毀物。送到醫院檢查時心率達到每分鐘98次,并且出現幻聽。患者表示,自己總聽到窗外有人說話,要抓他,迫害他。經過三天積極的治療后,精神癥狀才逐漸消失。
服用搖頭丸毒品后數分鐘即會出現反應,1~1.5小時達到高峰,一般持續作用時間為4~6小時。反應癥狀有頭暈、興奮、臉紅、心跳、情緒激動、性欲亢進、行為失控。出現不自主運動,如搖頭、手舞足蹈,嚴重者出現意識障礙。藥效過后人會感到疲憊、全身無力、頭暈、失眠等等。
搖頭丸的興奮作用,可以使服藥者在嘈雜、狂吼和擁擠的環境中長時間劇烈舞動,引起脫水、高熱、心衰或腎臟衰竭。過量使用可造成急性中毒,危及生命。研究表明搖頭丸對神經系統有毒性作用,嚴重損傷大腦的記憶。嚴重的濫用者可表現為進行性的社會功能和職業功能退化,即使停止使用后,某些精神癥狀還可能會持續數月或數年之久。
其身體損傷包括肌肉緊張、不自主咬牙、惡心、疼痛、寒戰或盜汗等,并可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有時可引起心血管功能衰竭和死亡。
不過也有些服毒品后感到到不適而來急診求治,包括覺得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和肌肉的不適,有些病歷則是由于高熱來就診。如果使用毒品過量,中毒嚴重則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長期濫用機體極易產生依賴,其機制可能為大量攝入其成分后導致內源性神經遞質耗竭和生成障礙,加之多巴胺受體和腎上腺素受體對其產生耐受性和低調節反應,致使需不斷增加用量才能產生有效沖動。初服用時有口干、精神緊張等感覺,極易成癮,并感到心情愉悅,思維敏捷,精力旺盛。成癮者戒斷時可出現血壓下降,心律失常,情緒激動,抽搐、譫妄等癥狀,而難以忍受,導致戒斷困難。長期危害包括導致大腦受損,記憶力、認知力明顯下降,嚴重者可致精神病,甚至死亡。
有關精神方面的詳細危害,可以移步冰毒介紹篇:惡魔簡史:制造精神病的“專家”-冰毒
總結
搖頭丸常見于D廳、酒吧等夜場,許多場子的DJ也是其愛好者,對于喜好夜場瘋狂的人來說,在勁爆的音樂下,來點刺輔助物是自然而然的事。搖頭丸的價格并不昂貴,對于經常泡夜場的人來說是必備物。而毒販或是人渣經常用此類毒品禍害初入夜場的女孩,從而滿足其獸欲的目的。
毒販或是拉人下水的人渣常用的勸說語就是:
這就是助興用的,上了不癮,藥效過了就沒事。試試,保證讓你爽翻天。
你看這場子里的人,十有八九都嗑了這個藥,玩的多開心,出來玩就要放得開。
妹子,這是一個好東西,一般人我不推薦使用。你怕的話,來半片,保證不會有什么問題,出了問題找我。
如果勸說無效,不死心的人渣們通常也會將搖頭丸溶入酒水飲料中,讓女孩不知不覺得的食用。配合勁爆的音樂,女孩就會不由自主的搖擺起來,最后任人擺布。
所以這里慎重說一聲,在娛樂場所,特別是D廳、酒吧等夜場,盡量不要單身一人,就算有同伴也不要隨意接別人的飲料、煙酒。在這種場所里,人心隔肚皮,你不知道對方的為人,更不知道有何目的,故君子不立危墻之下。
當然最好的避免方法,即是少去、不去。如果有人說我危言聳聽,那只能說明閣下孤陋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