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家鄉敦煌,這張圖是上周我媽發給我的,這圖片在十年前看大家肯定都習以為常,不就是一張天空的照片么,是啊,因為十年前的天空都這樣。
可是在十年后的今天,如果你能有幸生活在這樣的藍天下,不僅僅擁有了幸福,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一份保障,就像你買了保險之后產生的那種從心底散發的踏實安穩的感覺。
2008年我離開敦煌來到重慶讀大學,那時候重慶的天空陰陰的,很少看到敦煌那樣的藍天,但是重慶的空氣卻是清新濕潤的,每天早上打開窗戶撲面而來的青草香伴隨了我整個大學生活。那時候的我每天嘻嘻哈哈一邊感嘆原來南方女孩皮膚好是因為他們這里氣候宜人一邊覺得好幸運哦自己也可以呆在這里養養皮膚啦,根本沒聽說過霧霾這個詞。
2012年我來到成都上班,這里離重慶不遠,所以氣候依舊溫潤潮濕,因為是盆地所以比山城要略干燥一點點點點,但是依舊可以養出水嫩的肌膚。
然后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大家都知道霧霾了,它習以為常又猝不及防的闖進了我們的生活。然后又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街上戴口罩的人越來越多,空氣凈化器賣的越來越貴,天氣預報里突然多了一項PM2.5指數,朋友圈里的藍天越來越多,每天早上醒來看到的藍天卻越來越少,霧霾越來越嚴重了,說句實話,我真的害怕霧霾。
從2016年11月到今天為止,我印象中的成都只出現過不超過10天的藍天,每天早上當你打開窗戶看到外面一片灰黑蒙蒙能見度極低的時候,只能嘆口氣,關上窗戶,戴上口罩,接著該干嘛干嘛,會煩躁、擔憂、卻無可奈何。
我是個普通人,和你一樣的普通人,你說我有多了解霧霾呢,雖然看了很多文章,可是我真的沒有很了解,我只知道霧霾形成的大概原因: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生活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等等,我也只知道霧霾大概是怎么治理,關掉不符合環保監測標準的工廠、限行、禁止一切可能產生有害氣體的農業生活活動等等。
我還知道這些話說起來容易,可是中國這么大,做起來得有多難,很多企業與中國的發展以及老百姓的生活緊密相連環環相扣,霧霾,不是關幾家工廠就能治理的了的,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幾十年的發展積累而成的,一年兩年是治理不好的。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在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是不能并存的。
我是個普通人,和你一樣的普通人,為什么每天早上醒來看到霧霾嚴重了會焦慮煩躁,那是因為,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不知道怎么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這樣的現狀,這是人們最不想面對的狀態。
舉個例子,如果你學習成績不好,每天都焦慮,那么你肯定會想盡辦法改變這一現狀,比如每天晚上比別人多做100道習題,多背幾篇課文,多花點時間復習舊知識,久而久之,學習成績肯定會提高的,成績一提高,你就不會焦慮煩躁馬上就可以跳出這個怪圈了。
可是在霧霾下的你我,永遠都跳不出這個怪圈,因為我們不像那些成績差的人們知道做什么可以提高成績,我們真的不知道能做些什么來降低PM2.5指數,來減少霧霾的天數。
我是個普通人,和你一樣的普通人,天天在PM2.5指數爆表的狀態下呼吸著,我的喉嚨很痛,整個呼吸道都很疲倦,每天出門前都會下意識的摸摸口袋確認3M口罩在不在,我也有一群剛成為母親的朋友,沒有人比她們更揪心了,小孩子脆弱的呼吸道根本抵抗不了如此嚴重的霧霾從而導致了他們不是在家里,就是在醫院,其他的地方,根本不敢去。
中國人喜歡搞特殊,專供食品蔬菜和水相信你我都數見不鮮了,可是就是沒有專供空氣。同呼吸,共命運,你生活在這里,你的家人親戚朋友都在這里,你的事業資產都在這樣,或許你可以逃離一陣子,可是你不可能永遠不回來。這是我們所有中國人共同面對的問題,不管你有多少錢,不管你是什么職業,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永遠不可能避免。
今天的成都冷風陣陣飄著小雨,降溫了,霾散了,看到散去的霧霾我感恩慷慨的大自然,感恩老天,一直懸著的心也安定了下來。
其實我周圍依舊有很多人對霧霾不太在意,因為連續吸十幾天霧霾只是讓他們嗓子不舒服而已,并沒有什么其他的問題,說是霧霾引發肺癌呼吸道各種疾病,真要得,也是十年之后的事情,所以活在當下的人們就這樣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就過了。
而我想說的是,其實并不是真的不在意,只是現在的普通人并沒有那么矯情,不會因為吸了幾口臟空氣就郁郁寡歡求死不得,只是因為我們還對這個世界心存期待和感恩,因為我們堅信,總有一天,霧霾會真的散去。
祖國會對得起我們翹首以盼的心,付出的努力也不會付之東流。
而我們會在霧霾的洗禮下變得越來越堅強,但依舊是那個不矯情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