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斷舍離,我在悟破習


01

我的生活圈有三好:南人的范,李師兄的詩,燕子的茶

和李師兄在燕子的茶舍里喝茶。

叫茶舍不是因為文藝。她選址很刁鉆,不在鬧市,不在街邊,在小區里。好像刻意要遠離塵世。

店里有三個「不待見」:不待見抽煙的人、不待見打牌的人、不待見喝完酒的人。

我以為,這樣做生意,怎么也不會太好吧。

燕子說:一般,一年也就是幾十萬。但人輕松。

我驚訝地看著周圍,幾個包廂都空著,這個周末的時間段,任何一個茶館的人都不可能這么少。她這個收入數是哪里來的?

我正在整合一切學過的知識,試圖找出線索的時候,燕子問:想學心理學,從哪里開始?

我說:任何一門學科,要想專精深,都不能短時間完成。要做長期的打算,所以第一步要看暢銷類的心理書籍,維持住自己的興趣;第二步看教材,了解這門學科的歷史及主要派別;第三步找到感興趣的門派,看專著,報國內該領域專家的培訓班

說完我得意地看了看李師兄。

李師兄根本沒搭理,淡淡地問道:燕子,你學心理學的目的在哪

燕子說為了能更好地跟客戶聊天。

李師兄說:按院長說的,只會妨礙你。你我跟院長不是一路人。他在悟破習,你在斷舍離

02

這句話隨著杯里的茶,一下子沁入到心里,整個人都感覺清明了起來。

世上有兩種法,一種「入世法」,一種「出世法」。

「入世法」以「多」為善,通過累積的方式去達成目的,主要工具就是「悟破習」。

在思維上,通過學習、閱讀、思考累積認知,從內心實現一種感悟。每讀一本好書,我都會感覺有了新的角度,舊知識被刷新,有時曾經疑惑的地方突然就解開。

頓悟這個詞,多用于禪宗。實際上,禪宗的參禪過程,也是疑惑、思考、疑惑思考的反復累積。在機緣巧合之下,師父的「迎頭一棒」,或者一句「吃茶去」,所以的累積瞬間化為大智慧,這就是悟。

在情感上,悟會帶來一種情感沖擊。就像剛才李師兄的話讓我內心一下子有了清明的感覺。王陽明在貴州龍場,將自己關進棺材里睡覺。頓悟的那天夜里,抑制不住內心的狂喜,而仰天長嘯。

小悟有小感覺,大悟有大感覺。感覺帶來一種力量,讓我們能夠破除舊的行為習慣,這就是「破」。王陽明強調「知行合一」,在悟的同時,舊的行為模式也瞬間被破除。

在行為上,仍然需要不斷練習,把這一瞬間帶來的成果穩定下來,造成持久的改變。

有位同事練習書法,說自己有天突然感悟到:并不是下筆之后才有字,而是下筆之前,字形早已在心中成形,只是用筆描出心中的那個字形。

我贊道,怪不得你的字那么好,原來是因為有這個感悟。

他說,準確地說,是因為我按這個感悟練習了十幾年。


03

「出世法」以「少」為尊,通過不斷削減、去除過程,自然完成目的,主要工具即「斷舍離」。

斷,是在意識中斬斷欲求,目的。李師兄寫詩,不為發表,不求人贊。只是當下情之所至,手寫我心而已。燕子泡茶,不為賣茶,只是讓前世的水,遇到今生的茶而已。

李師兄詩好,燕子茶好,恰是因為這詩與茶之中,未受任何功利的沾染,從而保證了純然的風味。

舍,是情感上舍得,放下。燕子從不為顧客煩惱,來者不懼(沒有寫錯),去者不留。李師兄曾經掉過一大包銀飾,她也只是感嘆一聲「可惜了」,便不再提。

舍得的人,有一種安靜,不會為了拯救潑掉的牛奶,打爛整個奶瓶。放得下的人,有一種淡定,不會讓偶爾的創傷沾染整個生命。

離,是行為上的遠離,拒絕。看燕子泡茶,每一招一式都有用途,去除了一切多余的動作。看李師兄的文章,一字一句都恰到好處,增一分減一分都不對勁。

這是不刻意的遠離,惜取安靜的人,自然遠離喧囂,懂得光明的人,自然遠離黑暗。


04

李師兄說,燕子,你是我見過最會聊天的人。安靜、不帶評價,順不讓人覺得是迎合,逆不讓人感覺到反對,這不是因為你懂技巧或者會說,而恰恰是因為你話少,以真心待人。

茶舍里,一下子安靜下來。

李師兄在品茶,燕子在聽背景音樂里的古琴聲。

而我,在構思這篇文章。

噢,差點忘記說了,斷舍離的燕子靠什么賺錢呢?

每個來喝茶的人都會被這里的氛圍和陳設所感染,這當中不乏老板,很多老板希望自己在家或者辦公室也能擁有這份感覺。他們需要一個設計師,你猜他們會找誰?


【前一篇】:所有開掛的人,都曾努力到踉蹌

【后一篇】:從提筆就怕到想寫就寫,給你三個方法

【?下方一秒點贊,助力院長日更】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