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翅滬江,開啟新的夢想
2017-07-29
我受滬江互加的邀請,于7月25日帶著李家堡學區的五位老師和三名同學,以及李家堡學區全體師生的愿望,來到了“上海滬江總部”,開始激情和夢想之旅。
帶著夢想一起飛
頂著盛夏的烈日,
揣著希望的夢想,
和陽光課堂,
一起飛向你的家。
因為你的存在,
愛灑滿大地,
春暉被你感動,
種下愛 ,
種下夢,
種下我們的心愿。
音符在電波里跳動,
畫筆在視頻里揮舞,
笑聲交織著淚水,
不怕苦,
不怕累,
讓愛溫暖村小每一個角落。
帶著無盡的困惑
伴著天真的童心
和滬江互加,
一起挑戰未知旅途。
我把這次行走定位于“陽光課堂”回家,一路走來一路感動。定西離上海的距離近兩千公里,但是夢想的彼岸是零距離的。在滬江的幫助帶領之下,我們有了同夢想握手的勇氣,我們擁有了同一片夢想的藍天!
“我在網絡這頭,你在網絡那頭”,這是我的一句口頭禪,現在我站在網絡的“那頭”,相會“那頭”的友人——安妮 果凍 咖喱 絲絲……,體驗親人久別重逢的美妙。此時此刻,我的心亦如上海的天氣一樣,是非?;馃岬?。
過去,“大上海”在我和我的老師、學生們心里,似乎是遙不可及的,是一根網線拉近了我們的距離,這里有老師的導師,孩子的老師,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過去,地道的“大上?!比嗽谖业难壑小案吒咴谏?,高不可攀”,仍然是一根網絡拉近了上海人“君君”與我們的距離,或許因為她是“滬江人”的緣故吧!總之,上海人也很熱情。
本次滬江行,沒有講堂、沒有講臺、沒有課程、沒有知識的傳授,唯有心靈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感情的升華?!白x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與其說和吳校長是面對面的交流,不如說是心與心交融,這比聽吳校長的講座效果好得多。
學區化管理:
為了優質高效實現區域教育均衡化發展,李家堡學區以“學區化管理”的理念引領教育專業化發展,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學校管理、規范了辦學行為。
1、創建“雙向”聯盟。 “向上”聯盟以學習引進為主,學習盟校的文化建設、學校管理、師生評價、校本課程、網絡技術、課程實施等,并積極探索網絡教學,通過網絡直播課“陽光課堂”、制作微課等形式,有效解決了村小音樂、美術、心理健康教育等學科專業教師短缺、教師年齡較大、教師知識老化等問題?!跋蛳隆甭撁艘灾笇头鰹橹?,中心小學和初級中學通過創建聯盟、抱團發展,形成“精神聯盟”、“智慧聯盟”、“行動聯盟”,與中心校一起同管理、同課表、同教學、同活動、同教研、同評價,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村小管理和辦學水平。
2、拓展教室功能,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教學點整合資源,重新布局教室,讓圖書、藝體器材等搬進教室,設圖書閱覽區、實驗操作區、學習區、生活區、娛樂區等,建設教室“區角文化”——集學習、生活、娛樂為一體的溫馨家園。
3、開發校本課程,全面培養學生特長。根據學校的傳統、村社的特色、教師的特長確定校本課程。
4、網絡集體備課。一共建立了38個“備課協作組”。
5、開通網絡直播課——陽光課堂。
陽光課堂發展的五個階段:
一是2016年10——11月份是思想形成階段,二是12——2017年1月份實現了“三通兩平臺”階段,三是2月份是組建志愿者隊伍、技術培訓、課程籌備階段,四是1017年2月25日——4月1日(深圳回去之后)是實驗階段,五是4月1日以后是成長階段,這次滬江行之后應該是提升階段吧。
李家堡宣言:
2017年5月24日,安定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觀摩研討推進會順利召開,局機關教育管理干部、學區校長、義務教育階段直屬中小學校長齊聚一堂,觀摩了李家堡學區的“陽光課堂”,分享了“陽光課堂”實驗成果,共同探索小規模學校建設思路,達成“李家堡共識”:
“陽光課堂”是網師課堂,打通線上與線下,用網絡聯結心靈,用流量喚醒生命,以全新的雙向實時高清互動直播系統,幫助教師端與學生端實現高清視訊互聯,突破時空,節約成本。
“陽光課堂”是雙師課堂,線上專業老師和線下助學老師相互合作的 “1+N教學模式”。即一名專業老師在一間教室授課,另外N名助學老師在N間教室管理教學現場,全程陪伴,實時助學。
“陽光課堂”,有效解決了小規模學校專業老師不足的問題,是保障農村最弱勢群體的子女接受公平教育的新的路口,是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有力舉措。
“陽光課堂”可以概括為:“一個宗旨、兩支隊伍、三大優勢、四大保障”。
四大保障:專業教師保障;寬帶傳輸保障;視頻交換保障;語音攝像保障。
三大優勢:突破空間限制,異地支教轉變為在線支教;擴大教師產能,將師資資源的利用率實現最大化;充分利用學校信息化資源,促進教學服務的深化與創新,解放教育生產力。
兩支隊伍:一支有教育家情懷的校長隊伍;一支有教育情懷的教師隊伍。
一個宗旨:以學生為中心,關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關注每一個老師的發展,關注被城市化邊緣的鄉村。讓教育的陽光溫暖每個心靈,讓陽光的教育潤澤每個生命,為建設“優樂美”鄉村小規模學校奠定堅實的基礎。
“優樂美”,不是“喜之郎”奶茶,而是“鄉村小規模學?!保徊皇墙Y果導向的評優嘉獎,而是過程導向的陪伴成長?!皟灐?,不是獨秀,而是品質。相依相伴、抱團取暖,提升師生生命質量;“樂”,不是獨樂,而是幸福,彌補真空、驅逐孤獨,把鄉愁化為力量;“美”,不是好看,而是特色,立足本土、均衡資源,促進小規模學校內涵式發展。
我們約定:
1.明確價值定位,讓“陽光課堂”詮釋教育內涵。
農村小規模學校,是中國曾經的自然村辦小學經歷城市化進程和人口出生率下降后共同造成的學校形態。鄉村小學與村莊相伴而生,有人居住的鄉村就必須有學校?!白屆恳粋€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讓每一位教師體面工作幸福生活”是我們應當追求的教育價值。所以,關注每一個生命的個性需求,用生命培育生命,用愛心滋養愛心,用溫暖傳遞溫暖,用智慧啟迪智慧,使每一位師生都能汲取到成長的正能量是“陽光課堂”對教育內涵的詮釋。但愿讓陽光遍灑校園,讓生命幸福起航!
2.立足基本問題,為“陽光課堂”提供有力支持。
教育均衡的短板在農村,代際脫貧的希望在教育。鄉村小規模學校由于地處偏僻,學生人數少,教師結構性矛盾突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鄉村教師隊伍,保證“學生一個不能少,素質一生不能差,學校一點能落,課程一科不能缺,學時一節不能掉”。期望能調動各方資源,抱團突圍,堅定信心辦好農民家門口的學校。
3.鼓勵創新突破,讓“陽光課堂”呈現別樣風景。
堅持“改革促進發展,特色彰顯價值,創新鑄就品牌”的理念,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以穩定教師隊伍為根本,以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為抓手,以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為目標,鼓勵校長、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認真研究探索小規模學校發展的新途徑、新模式,立足本土,破繭化蝶,追求“陽光課堂”的高境界、大視野,讓一方水土育一方人。
路在腳下,行動改變生存!
陽光課堂的成果:
成就了老師,幸福了學生。1、陽光課堂不再是一個教學的平臺,在我眼里它早就是一個“管理者”和“激勵著”;2、考試成績也有所提升;3、感動公益組織,吸引民間資源(廣州慕田人人圖書角給7所村小捐贈的圖書陸續到位,少年派給9所學校捐贈的網絡直播設備已經上路,暑期組織部分教師和學生分別參與了西部陽光組織的EV|2017營地導師計劃教師培訓、廣州陽光助學社組織的陽光公益鄉村教師交流培訓、【六和】公益組織的新密閱讀與寫作研習營培訓、西部少年國學夏令營活動等等);撬動政府,吸引國家項目(教育局投資20多萬元建成錄播室一間、1050萬的綜合樓項目正在規劃)。
新的思考:
1.建立直播團隊,不在零零碎碎讓大家這么做;2.規范現有課程,分高中低三個年級段教學;3.充分利用平臺資源教學;4.拓寬教學范圍,一是向其它科目滲透(品德、科學、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二是向其它學校拓展(中心小學、九年制學校、獨立初中、幼兒園)。5.開展教研(組織同年級同學科的老師一起教研);6.教師培訓(積極參與滬江搭建的各種平臺組織老師參與培訓)。總之一句話:全面開花。
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是有夢想,我現在的最大夢想是懷著對滬江的真誠、感恩之心,堅持引領我們李家堡學區的全體師生實現教育均衡發展,讓我們的孩子臉上永遠充滿陽光、自信和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