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說到,妙藝收好袈裟,問一旁的品香,“你知道這件袈裟的故事嗎?”
品香搖一搖頭。
“這件袈裟,是本寺的傳法衣缽。當年祖師云閑所傳。一晃這么多年過去了。”妙藝指著床沿,讓品香坐下。
“金陵城,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自古就是帝王之都。也是佛法鼎盛之處。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樊川居士這兩句詩,寫出了當年佛法的昌旺。
金陵牛首山上,原來有一個宏覺寺。后來毀于戰火。現今尚存有寶塔一座,可尋當年勝跡。”師太凝視蒼茫的夜空,似在想像曾經的繁華。
“達摩東來,禪宗一脈單傳。直到六祖,一花開五葉。從此,禪法千川爭流,英華盡出。八宗三十六派,標新立異,各領風騷。終于匯成佛門濤濤巨流。”接過品香遞上的茶杯,她輕輕呷了一口。
“其實,早在禪宗四祖宏法的時候,就有宏覺寺了。大和尚法融祖師,住持宏覺寺。獨創禪法一脈,時人號稱牛頭禪宗。后來法融,得四祖付法授記,融匯貫通。一時間,金陵牛頭禪法成為佛門翹楚,眾望歸之矣。法融祖師是為牛頭宗之初祖。”
“法融祖師,我知道。”品香接過話頭。“他是牛首山宏覺寺的住持大和尚。人稱懶融。”
“哈哈,說的對。可祖師并不懶啊!”師太和藹的看著弟子。
“祖師法融,少而敏慧。從茅山大明法師出家。初時,大明法師考問他:云何明心?云何安心?
答曰:不須立心,亦不須安心,可謂安矣!
如是,如是。大明法師首肯。
法融祖師早歲艱忍。云游各地,求經求法,是為如饑似渴。為求悟道,來到牛首山。在山巖中,日夜修行。據說,他打坐時,不合掌,不理人。一坐經日,不食不飲。人謂之懶融。”
“噢,懶融是如此而來。哈哈。”品香笑了起來。
“祖師后來成道,不僅不懶,還行菩薩道,供養一山僧眾。”妙藝接著說。“時,戰亂。三百多僧眾投奔牛首山。官府禁止寺廟收留。法融說,業命必然,禍福同之。冒險收留流僧。
他獨自下山化緣,去山八十里,躬米一百八斗。朝去暮還,供養三百僧眾,二時不缺。”
“真是了不起的菩薩行啊!”品香贊嘆道。
“祖師駐錫牛首山,宏法牛頭禪。留下了很多的勝跡。一日,師于巖洞中禪坐。洞外游來一條巨蛇。長二丈余。目如星火,首大如斗。于師坐前吐信揚威。
師凝心安坐,無動于衷,似猶不見。蛇于師坐前,凝視久之。后,默然而去。
山中有猛虎傷人,祖師駐錫后,虎影杳杳,不知去向矣。山中鹿群,常相圍繞,伏地聽法。經祖師點化頓悟的異類眾生,不可勝計。”
妙藝起身,上了一柱香。“牛首山有一個獻花巖,你知道嗎?”
“知道啊,我從那里走過。”品香答道。
“當年祖師在牛首山巖峰下講《法華經》,時值寒冬。講到精彩處,冰天雪地中,鮮花燦然涌出。狀似芙蓉,金赤相間,一時奉為奇跡。由此,峰巖一帶,被稱為獻花巖。”
品香為師太續上熱水。“法融祖師住持宏覺寺,開牛頭禪宗一脈。但與我們鶴鳴庵有什么淵源呢?”品香瞪眼望著師太。
“哈哈,牛頭禪宗,法融祖師與我們鶴鳴庵,可是大有淵源。”師太笑了。
“當年祖師身邊,有一在家弟子。姓吳,叫吳逸。吳逸,出生寒門,衣食不周。學問好,氣度雅秀。不喜仕途,迷好仙佛之道。拜法融祖師,學問禪法。
吳逸,家有愛妻,名英芝。二人,情深厚,放之不下,是為學道之困惑。
一日,英芝突然染病,延請郎中,多方醫治,不見愈。久之,陷入昏迷狀。吳逸驚痛,悲不自勝。百般無奈之下,只剩求佛一法。
愛妻心切,吳逸長跪于堂中佛像前。求佛菩薩救命。整整兩天,不飲不食。
到第三天凌晨,英芝舒一口長氣,翻身坐起,已然痊愈。手指夫君:'你是菩薩,你老師法融是個佛!'
'生病,把你生昏頭啦?亂說胡話。'
'我清楚得狠呢。'
'那你說清楚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吳逸奇怪地問道。
'我這病啊,太嚴重了。我覺得快要死了。到處都是黑沽弄冬,什么也看不見。我就到處飄呀,飄呀。也不知飄了多長時間。慢慢地飄到一個廟堂上。你的師傅法融盤腿坐在上面,你們幾個弟子坐在下面。大家都在安靜地聽師傅說法。
也不知怎么搞的,進了佛堂,我就輕松了。你師傅身上放金光,燦爛美麗。你們幾個弟子身上也放光。不過沒有師傅身上的光濃艷。
在這些光中,我又開心又舒服。病也好了。我想回來告訴你,就出來了。'
'噢。是這樣的啊。我就放心了。'吳逸又給佛磕了三個頭,慢慢地站了起來。他已經跪了二天三夜。
'我知道了,你師傅是佛,你們都是菩薩。我也要像你們一樣,開始修道了。'她從床上站了起來。
'今后我們倆人是道友,不是夫妻了。我也不再纏著你了。'
'好,好,好。真為你高興。你開悟了。我皈依你!'吳逸真的給英芝磕了一個頭。
'你帶我去見師傅吧。我也要跟他學佛!'
英芝隨吳逸去看法融祖師,口稱拜師學法。
讓吳逸和眾人詫異的是,祖師一改慈顏,怒斥英芝。
'汝,蠢物也。佛法高妙,非汝所能為。去!'
你是什么蠢貨啊?佛法如此高深,如此微妙的好東西,你怎么配學呢?你滾吧!
一眾師兄弟,都知道英芝好面子,從不低頭求人。今天被師傅如此痛罵,該受不了吧!大家都為她擔心。
卻說英芝被法融一頓痛罵,氣得杏眼瞪圓,七竅生煙。她想跟這個臭和尚大吵一頓。但她忍住了。
她滿眼淚水,咬咬嘴唇,硬是沒讓它落下來。回到家,找一個吳逸用的莆墊,在板床上打坐。心里想:'臭和尚,不跟你學,我一樣成佛。非成一個大佛,讓你個臭和尚看看,也讓吳逸看看。'
且說法融氣走了英芝,一眾人等傻傻地看著師傅,不知說什么好。大家都為英芝擔心。'如此虔誠地來拜師,卻被師傅痛罵一頓。萬一想不開,……后果不堪設想。'
看著眾人不安的神情,法融祖師哈哈大笑。'汝等休要擔心,且看下面精彩處。老僧自有安排。'
欲知法融和尚到底有什么精妙安排,且聽老夫下回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