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檢測試劑盒原理

原理

新型冠狀病毒的N蛋白、E蛋白和S蛋白等抗原,可作為免疫原,在病毒感染人體后,刺激漿細胞產生特異性抗體。依據雙抗夾心ELISA原理,樣本滴加在樣本墊上,通過液相層析依次通過結合墊,NC膜上的檢測線(T線)和質控線(C線)。結合墊內含有標記的抗原特異性抗體,可以與樣本中的抗原(病毒蛋白)發生結合,當液流到達檢測線(T線)時,固定在這條線上的第二種抗原特異性抗體再次與抗原結合,將會呈現陽性結果。質控線(C線)包被IgG抗體,可以結合樣本墊中抗體,用于判斷層析過程是否順利。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三種方法

熒光免疫層析法

熒光免疫層析技術是基于[抗原抗體]特異性[免疫反應]的新型膜檢測技術。該技術以固定有檢測線(包被抗體或包被抗原)和質控線(抗抗體)的條狀纖維層析材料為[固定相],測試液為[流動相],熒光標記抗體或抗原固定于連接墊,通過毛細管作用使待分析物在層析條上移動。對于帶有多個[抗原決定簇]的大分子抗原([蛋白]、[病毒]、[致病菌]等),通常采用“三明治”型雙抗夾心免疫層析方法,即待測物在流動相作用下先與熒光標記抗體結合,當到達檢測線時再與包被抗體結合形成雙抗夾心的“三明治”型。

  • 應用
    多用于食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分析研究。

  • 標記物

(1)熒光素
(2)量子點


image.png

(3)上轉換納米粒子

膠體金法

膠體金法是由氯金酸(HAuCl4)在[還原劑]如[白磷]、[抗壞血酸]、[枸櫞酸鈉]、[鞣酸]等作用下,可聚合成一定大小的金顆粒,并由于[靜電作用]成為一種穩定的膠體狀態,形成帶負電的疏水膠溶液,由于靜電作用而成為穩定的膠體狀態,故稱膠體金。膠體金也是[免疫電鏡技術]中較為理想的免疫標記物。

  • 基本原理
    膠體金在弱堿環境下帶負電荷,可與蛋白質分子的[正電荷][基團]形成牢固的結合,由于這種結合是靜電結合,所以不影響蛋白質的生物特性。 膠體金除了與蛋白質結合以外,還可以與許多其它[生物大分子]結合,如SPA、PHA、ConA等。根據膠體金的一些物理性狀,如高[電子密度]、顆粒大小、形狀及[顏色反應],加上結合物的免疫和生物學特性,因而使膠體金廣泛地應用于免疫學、[組織學]、病理學和細胞生物學等領域。 膠體[金標]記,實質上是蛋白質等高分子被吸附到膠體金顆粒表面的包被過程。吸附機理可能是膠體金顆粒表面負電荷,與蛋白質的正電荷基團因靜電吸附而形成牢固結合。用還原法可以方便地從[氯金酸]制備各種不同粒徑、也就是不同顏色的膠體金顆粒。這種球形的粒子對蛋白質有很強的吸附功能,可以與[葡萄球菌A蛋白]、[免疫球蛋白]、毒素、[糖蛋白]、酶、抗生素、激素、[牛血清白蛋白]多肽綴合物等非共價結合,因而在基礎研究和臨床實驗中成為非常有用的工具。 免疫金標記技術(Immunogold labelling technique) 主要利用了金顆粒具有高電子密度的特性,在金標蛋白結合處,在顯微鏡下可見黑褐色顆粒,當這些[標記物]在相應的配體處大量聚集時,肉眼可見紅色或粉紅色斑點,因而用于定性或[半定量]的快速免疫檢測方法中,這一反應也可以通過銀顆粒的沉積被放大,稱之為免疫金銀染色。
  • 制備方法
    用容量瓶量取200ml超純水加入到 500ml錐形瓶中,將錐形瓶置于[磁力加熱攪拌器]加熱板上,放入磁力攪拌子,打開攪拌旋鈕至適當速度。用移液器吸取2ml 1%氯金酸溶液于上述 200ml超純水中,攪拌1min,關閉攪拌旋鈕,打開加熱旋鈕,加熱至沸騰。打開攪拌旋鈕至適當速度,快速加入經[微孔濾膜]過濾。1% 檸檬酸三鈉溶液0.8ml,溶液在2分鐘內由灰色變黑色最后變為紅色,再繼續加熱攪拌 10分鐘。關掉加熱旋鈕,適當速度攪拌至室溫,定容至200ml,4℃保存。
  • 應用
    (1)免疫膠體金光鏡染色法 細胞懸液涂片或組織切片,可用膠體金標記的抗體進行染色,也可在膠體金標記的基礎上,以銀顯影液增強標記,使被還原的銀原子沉積于已標記的金顆粒表面,可明顯增強膠體金標記的敏感性。
    (2)免疫膠體金電鏡染色法 可用膠體金標記的抗體或抗抗體與負染病毒樣本或組織超薄切片結合,然后進行負染??捎糜诓《拘螒B的觀察和病毒檢測。 斑點免疫金滲濾法
    (3)應用微孔濾膜(如膜)作載體,先將抗原或抗體點于膜上,封閉后加待檢樣本,洗滌后用膠體金標記的抗體檢測相應的抗原或抗體。
    (4)膠體金免疫層析法 將特異性的抗原或抗體以條帶狀固定在膜上,膠體金標記試劑(抗體或單克隆抗體)吸附在結合墊上,當待檢樣本加到試紙條一端的樣本墊上后,通過毛細作用向前移動,溶解結合墊上的膠體金標記試劑后相互反應,當移動至固定的抗原或抗體的區域時,待檢物與金標試劑的結合物又與之發生特異性結合而被截留,聚集在檢測帶上,可通過肉眼觀察到顯色結果。該法現已發展成為診斷試紙條,使用十分方便。

乳膠法

乳膠凝集法( Latex agglutination test,LAT) 是以乳膠顆粒作為載體的一種間接凝集試驗。即吸附可溶性抗原于其表面,特異性抗體與之結合后,可產生凝集反應。這種方法具有獨特優點: 不需要特殊儀器、肉眼判斷、操作簡便、不需要專門培訓;檢測時間短,一般為 2 min;價格低廉,檢測單份血清樣品的成本比其它血清學和病原學方法低得多;適于現場檢測等,在臨床檢驗中被廣泛應用。

  • 原理
    普通聚苯乙烯乳膠和抗體的結合是無選擇性的物理靜電吸附,抗體很難結合到乳膠表面,即使致敏上的抗體也容易從乳膠微球上脫落或者變性失活,而使用多肽縮合劑或交聯劑則操作過程繁瑣、耗時。
    研究以帶有磺酸基的三元聚合物乳膠微球為載體,獲得單分散性好的乳膠,通過調節 p H 值后乳膠微球表面帶有較多的電荷,易吸附抗體。將單克隆抗體吸附到乳膠表面,制備乳膠抗體復合物診斷試劑。這種方法克服了普通乳膠致敏抗體的缺點,不需使用交聯劑,提高了抗體的結合效率,而且致敏上的抗體不容易從乳膠上脫落,進而提高乳膠的敏感性和保質期,適合產品開發和大規模生產的要求。
  • 應用
  1. 乳膠凝集法可用于豬圓環病毒的快速檢測
  2. 快速檢出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
  3. 檢測麻疹病毒Ig-M抗體也有較好應用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