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巖石與土壤的故事
? ? ? ? 本課教師提前布置作業讓學生尋找巖石與土壤,讓學生粗略觀察和描述采集到的巖石與土壤的特征,接下來讓學生思考為什么要研究巖石與土壤。通過閱讀資料讓學生明白研究巖石與土壤的意義。本課主要是要激發學生研究巖石與土壤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巖石與土壤是自然界天熱存在的物質,記錄著地球形成和演化的歷史,是地球家園的重要資源。
? ? ? 四年級的學生對于巖石與土壤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并沒有把它們和地球演化的歷史聯系起來。本課在此基礎上,根據巖石與土壤可以告訴我們什么信息展開學習。
? ? ? 課前引入:詢問學生觀察過巖石與土壤嗎?人們為什么對巖石與土壤進行研究。學生對于土壤的種類,顏色和巖石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為什么要研究這個問題上,學生也說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例如研究土壤可以更好地種植蔬菜等等,但是并沒有學生答出巖石與土壤記錄了地球演化的歷史。通過這個環節了解學生的前概念,為后面做鋪墊。
? ? ? ? 探究活動一: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介紹自己的巖石與土壤是從哪里得到的。然后請學生來說一說自己收集到巖石與土壤的地點。我第一次講這節課的時候,學生很積極。在這個地方花的時間過長,導致后面環節時間緊湊,這個環節時間應控制在6-7分鐘之內。
? ? ? ? 請學生觀察了自己帶的巖石后,我將巖石標本盒里的巖石發給學生們進行觀察。第一次上課時我是先發給他們然后再請他們來說一說觀察到的巖石的特征。第二次上課時,我選擇了一些巖石先進行講解,例如弓石燕化石,是4億年前的腕足軟體動物,生活在海里。當學生聽到這個年代比恐龍還久,一下子就非常好奇,問我是從博物館偷的嗎?還給他們介紹了木化石,也是至少有一億年的歷史。當我把標本盒發下去,學生都非常感興趣。在發標本盒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給學生介紹標本盒里的巖石與名稱是如何對應的,他們很容易就看反了,還要提醒他們拿出哪種巖石觀察,就要放回原位。
? ? ? 探究活動二:了解巖石與土壤背后的故事。我介紹了我國專門研究地質的科學家李四光和劉東生,學生們在語文課本中學過,都比較了解。讓學生思考人類為什么要研究巖石與土壤,巖石與土壤告訴了我們什么重要的信息。請學生們暢所欲言后讓他們自學了書上的資料。土壤的形成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幾百到數萬年的時間,讓學生一方面了解到土壤記錄了地球形成和演化歷史的故事,一方面讓他們明白土壤的珍貴。
? ? ? ? 接著介紹了化石的概念,因為有前面觀察的鋪墊,詢問學生化石可以給我們留下怎么的信息?學生一般能夠答出化石可以讓我們知道很久之前有什么生物存在。
? ? ? 通過播放魔鬼塔的視頻讓學生了解巖石的化學成分可以告訴我們形成的年代。我國在喜馬拉雅山考察時發現有魚、海螺那說明了什么?學生都可以答出這里曾經是海洋,我繼續用弓石燕來考他們。那如果在一個地方發現了很多弓石燕,那說明了什么呢,學生們都可以很輕松地答出也是說明了這個地方曾經是海洋,因為弓石燕是海洋生物。
? ? ? ? 最后請學生們完成科學活動手冊,整理他們知道的巖石與土壤的知識。
? ? ? 只要存在的問題有:1、各個環節的時間的把控要再精準一些。2、標本盒的巖石和名稱是如何對應的,以及如何正確地去觀察標本盒里的巖石一定要強調。3.要給學生寫活動手冊留充足的時間。4.如何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還可以再思考。
? ? ? 學生采集的巖石一定要讓他們留好,為后面他們制作巖石礦物標本做準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