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

近來看了親王的《龍與地下城》,大概是寫給馬小煩的童話故事,雖然已經(jīng)過了傳統(tǒng)意義上讀童話的年齡,但能看到這么有趣的故事還是很開心。更何況主角還是陪伴自己長大的哪咤。

記憶里最早的哪咤是來源于2001年TVB的陳浩民版。算下時間,那年才六歲,只記得哪咤得了護身法器,勝仗還朝,意氣風發(fā)。更妙的是有紂王寵信,可以光明正大的鄙視李靖這個忠臣----他輸了那一仗。只可憐哪咤的母親,上有婆姑不睦,中有丈夫離心,小兒子從小遭棄,好容易尋回來卻不愿意原諒自己。愣生生把一個能安天下入朝堂進臥房出廳堂的女神逼成了怨婦。雖然最終是姑婆悔改丈夫歸心,也算是大團圓結局了。

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西岐尋兒”與“借藕還魂”那兩段,前者母親只守著稚兒,孤兒也覺得這個便宜“師傅”不錯,還有小伙伴一起嘻嘻哈哈,實在是整部劇中最歡樂的日子。后者哪咤終知母親不易,母子相依為命倒也溫馨。只是整部劇回憶下來,也深深驚出一身冷汗,果然有的東西是細思恐極。明明是封神榜的大綱,怎么盡記得這些?而哪咤與父親不睦,母親凄苦的第一印象也是此時種下的吧?

只是后來讀《封神榜》原著,十幾回上就是哪咤的故事,先是削肉還骨,倒跟電視劇里一樣,只是毀金身一節(jié)卻沒有琵琶精慫恿,便看得我十分氣憤了。待到太乙真人支持哪吒報仇,卻被金吒木吒出來攪局,就十分不痛快了。而后各路神仙大展神通,斗法術斗法寶斗陣法斗得天昏地暗,看得我不亦樂乎,直呼痛快。突然,李靖跑出來降周認兒子了。我勒個去咧,大哥您官運恒通二十五載,說反就反啊!

后來又在各種書影音作品里見了各色哪咤,只是最得我心的卻是《十萬個為什么》里的哪咤父子。哪咤的形象雖然惡搞,李靖的技能雖然渣且弱,但不妨礙人家父子愛啊。看過那么多哪咤相關,唯有這里的李靖會為哪咤的死傷心。雖然喜歡的是哪咤,但一直耿耿于懷的卻是李靖呢。也不知是哪里的技能點點偏了。

而此書卻是父親為兒子所作。書里的哪咤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卻不驕不躁善解人意,聰明調皮又善良勇敢,實在招人喜歡,得此麟兒也難怪親王將不曬娃的宣言扔到九霄云外了。這樣的書如何不令人喜歡?

更何況飛翔更是少年永不磨滅的夢想,我雖已在青春的尾巴尖兒上,總也忘不了夢中的滋味,初時振翅尚不自由,而后乘風而上,一路盡是從未見過的風景。翱翔之余,更要仰天長嘯,聲震九天。只是親王筆下,該游九天的龍卻只能呆在陰暗的地下,被鐵鏈束縛,乖乖任人擺布。即使這樣低的飛行也得按著時刻表來,倒是一副現(xiàn)實浮世繪。奔波于各高校宣講會,地鐵站的門開了又合,上上下下的人群來了又去,再沒有人記得兒時的夢想。

而親王書里的哪咤不再屠龍,而是化解了龍與人的恩怨,攜手保護長安城。書的主旨在于諒解,而故事本身也是一種諒解。不再是陰暗的神話和扭曲的舊道德。書里的李靖仿佛是我們的父親,疼愛孩子而不知怎么表達,嚴厲又溫柔,總算擺脫了舊故事里冷漠無情的形象。相應的,哪咤也少了三分戾氣,多了幾分可愛。

神話新編很多,每一個新編其實反應了編者的內(nèi)心。而讀者也很多,每一個讀者都會解讀出自己的意味。在哪咤一次次改頭換面中,一代代人長大又老去。但他總會在那里,依稀還是“是他,是他,就是他,我們的英雄小哪咤、、、”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