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從十幾歲就堅定了不婚主義的祖國好花朵,我對婚姻一直秉持著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局外態度。就像錢中書老先生的那本《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我自然知道城里有獨特的風景,城里人也會玩,但作為一個智商連打游戲都不夠用,情商也只能混個朋友圈的無知少女,我覺得我還是適合乖乖駐守城外。哦,忘了說,我還是個“鐵丁”,不打算生孩子的那種。
好幾年過去了,我去過一些地方,見過一些人,不可否認,我的不婚意志更堅定了,可我媽來了,噩夢就來了――相親。網絡上說得好,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秋褲就來了,我只想感嘆,有一種婚姻,叫你媽覺得你該結婚了,相親就來了。
什么叫胳膊拎不過大腿,沒有經濟獨立的孩子都知道這句話,抱著生無可戀的心態,我去見過少數母上大人挑選的候選人,有跟我大談未來事業發展的,我只能言辭表揚,恩,小伙子真不錯,你一定會超越馬云的,加油;有跟我談家庭婚姻觀念的,顧家的好青年,肥水不留外人田,我把他介紹給了小一歲的小姨;有吃了一頓飯看了場電影就要跟我約定畢業后結婚的,理由是他爸媽也挺喜歡我的,兩家人也挺合適的,我只能闡述我有喜歡的人了,這真事,不過已是前任;還有一句話不說的,這就弄得我不好發揮了,敵不動我也不知道怎么動了,于是兩個人在咖啡店坐了一下午,說話沒超過四句,我最后樂得如此,歡快地熬了篇雞湯發微博玩了。
自認為我的相親經歷挺平淡無奇的,我看過微博上好多各種奇葩的相親,我真慶幸自己運氣不錯,相的人都還三觀端正,人格健全。
我跟我媽說起過我的不婚主義,我媽那個叫老淚縱橫,痛心疾首啊,她認為她給我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我爸媽很早離婚,然后我爸就去世了,我媽嫁過幾次,雖有坎坷,不過現在很幸福)。其實也許真有點影響吧,反正我認為婚姻這個法律形式,讓我并不想去可信去依靠。這年頭,結了離,離了結,分分合合,現在的婚姻已經不是單純的兩個人的事,是兩個家庭,甚至包含了三姑六婆,隔壁老王。我從小就自己上寄宿學校,從小就獨立,哪怕最后選了外地的大學,我也走得洋洋灑灑,好吧,其實我是故意的。自由啊,多好。反正我覺得一個人能生活得很好,有三五知己,一群朋友,只待經濟獨立。對于婚姻這種奢侈品,我只想在櫥窗望望,了表敬意。最近看的一本書《不婚女王》,我滿懷期待,自配女王光環,可故事的最后,不婚女王結婚了,我竟然也認可那場婚姻的美妙,因為那份愛值得入城。我開始在想,也許不婚的人,都是不將就吧,都在等待那個值得她入城的人。如果有一天,我不談不婚了,我希望我的婚姻出于我很愛一個人,想永遠和她在一起。我一直都很堅信,我會很幸福,無關婚姻,因為愛自己。也許到最后,我只能發現,誰TM能配得上這么好的我,自己嫁給自己得了。哈哈哈哈。
對于“鐵丁”這個事情,好多人對我的回答是“到了那個年紀,自己就生了,想太多”。我簡直無語。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陳述我的觀點,可喜的是,大多數同齡人表示了肯定。首先,雖然二十幾歲了,我自認為我都還是個孩子,怎么去養孩子,養我自己得了。就算我內心跟鹵煮一樣老,但小孩子心性這么多年沒變過。處女座的沒事抽風糾結虐自己我一樣沒少過,養孩子,不可能。其次,生孩子不是生完就完了啊,以后的二十幾年乃至一輩子,你都需要教育他如何做一個快樂健康的好人,好人這很重要,如果你不能承擔起教育一個孩子成人的責任,后半輩子的擔憂愧疚會折磨死你。我自認為我還真沒有那個能力來保證我會是一個好母親,我能教育好孩子。最后,人的一生就這一趟,我不知道下輩子是否真的存在,我家還有孩子,也不需要我延續香火,我承認我的自私,可我這輩子只想為我自己活,只想為自己投資,我樂得一個人去看世界風景,當然有人陪是好事,如果沒有,我也要活出自己來。沒人養老送終怕什么,我可以自己規劃墓地,從選址到辦個臨終見面會,我都可以自己事先安排,不需要戲臺的伊伊呀呀,也沒有那么多叩拜行禮,一束花抑或一支香就好了。世界那么大,我很渺小,春去秋來,生命的更替,不過生死,如此。
我的一生,只希望按自己的想法來活??赡芷接?,可能并無建樹,至少我的劇本里,我活得怡然自得。
后文:至此,唯一一次萌生結婚的想法是和初戀兼前任,真的有那種前二十年根本就沒談過戀愛的感覺,和她在一起才是戀愛啊,以前是怎么活的,根本沒開竅不懂事,反正是這種想法。婚紗和結婚場景都在腦子里模擬了一千遍,自己都開始擔心家人車子房子的問題了,可惜我們分手了。當然,前任是個很好的人,反正在我眼里什么都好。祝前任幸福,祝自己幸福,阿彌陀佛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