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執行計劃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
執行不下去。
原因可以是千姿百態的。比如,突然有朋友給你打了個電話,約你明天出門吃飯;再比如,公司臨時有項目要趕,不得不加班;還可以是你今天精神狀態不佳,怎么都集中不了精力,抑或是單純覺得在這間屋子里待到胸悶,必須得去大空間活動一下才可以……外界條件干擾、內心意志不堅定,反正隨便一個都可以讓你突然覺得:我沒辦法繼續目前的這個任務了。必須得干點別的。
并沒有覺得自己是個特別坐不住的人。在公司的時候其實也可以連續全神貫注四五個小時,就為了能準時完成要做的工作。但一旦任務變成了自己的,就瞬間懈怠下來。這個時候,任何可能的干擾條件,就都被放大成為了絕對的干擾因素。比如,想喝水,所以必須停下來;想聽音樂,所以必須停下來;突然想起一本書,所以必須停下來;外面突然冒出奇異的響聲,也會停下來;一旦自己覺得無趣的時候,會時不時地停下來看手機,刷網頁,幾乎是自動自覺地停下來……
看來,執行的程度,跟任務的“必須完成程度”至少是正相關的。如果自己默認了這件事情完不完的成都可以的話,無論你再怎么進行自我督促自我暗示,都不會有用。在你的內心深處,已經有了對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評價。
所以,不要再欺騙自己了。你的大腦沒那么傻的。
但問題是,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它本身非常的重要,但近期的成效并不明顯。這時讓你真心認定這件事情一定是目前要做的,似乎理由并不充分啊。怎樣能讓短視的自己擺脫對“重要性”的錯誤評判,不要再被臨時的“效用”蒙蔽了雙眼?
是否能夠給一些目前成效并不明顯的事情,賦予一些當下就能獲得的意義?
比如,之前自己覺得寫給別人看的文章,其實就可以督促自己持續不斷地思考和總結。再比如,目前做的這個rails課程學習,是否能夠在每一個階段結束之后,呈現一項對別人有意義有幫助的成果?服務大眾的時候動力總是無窮的。
讀書筆記可以是內容,只要有你自己的理解。錯誤記錄也可以是內容,只要你能用別人看得懂的語言,給新手明確的指導。
任何時候都記住,督促你不斷地訓練技能才是最關鍵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無論什么方法都要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