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完《幽微的人性》剩余章節,第八章至第十四章。這部分涉及的話題很多,在我看來也比較大,主要包括對高學歷犯罪型人的分析,女性犯罪的心理以及性侵、性變態、性獵人等。李玫瑾教授和李文濤、馬未都等通過大量在社會上引起過廣泛關注的一些案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討論分析。
我的閱歷不多,看問題比較簡單,所以這些討論對我的觸動還是比較大的,下面我就從我的認知范圍來談談自己的一些感悟,或許比較膚淺。
一、不要輕易評價一個人。
在讀前面幾章的時候,我也有這種感悟,在這些章節里,李老師又談了一些社會底層人的生活狀況,他們的貧困、無知已經超過了我的的想象。文中提到2016年發生在某省的一個28歲的母親楊某某,在屋后一條小路上用斧子和農藥殺害自己的一兒三女,自己也服藥自殺。幾天后,她的丈夫也服毒身亡。
這個在我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在了解了她的生存狀況,低保、獨戶、丈夫外出,自己沒有文化、幾年里生育四個子女等等,這樣的生存環境,她內心想痛苦和絕望,我是難以想象的。
這是離我們遠的,但是就是身邊的人,只要不是知根知底,你就很難說你了解他。
所以,不了解情況,不要妄下定論,無論是說他好還是不好。我們去分析一種心理現象的時候,絕對不能用我們的心理去理解那個人,一定要從他的生活經歷、生活背景和他整個的心理發展脈絡去研究他。
二、女性受教育的意義
我一直以為,讓子女接受教育是每一個家長的義務,也是父母內心的期待和愿望。但是,聽了李教授的分析,我才知道,女性受教育不僅是個人問題、也不僅僅是家庭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因為在撫育下一代的過程中,女性承載的更多。女性對孩子的影響往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曾經也有過這樣一種想法,當自己每每為家庭瑣事所累,身心俱疲的時候,我就在想,女孩子受那么多的教育有什么用?到頭來還不是生孩子照顧家庭。現在看來,我的想法真的是太狹隘。要考慮到,孩子受教育的程度,不僅關系到她個人,更是社會的需要,這么一想,責任感上來了,抱怨也就少了。
三、關于性侵與擇偶
現在的孩子,生活太順了,沒有見過“灰太狼”,她的世界只有“喜羊羊”,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說重一點,就是她的社會化沒有完成,然后踏入社會,風險系數就會增加。
有些女孩子,家境比較順,人比較善良,屬于那種溫室里養出來的花朵,所以,她們對這個社會,對人的了解非常少,因此也就比較任性,自己選一個,太相信別人。善良如果沒有腦子,那就是愚蠢,很容易被人傷害。
所以,養女孩的父母,不是千方百計把她放在“無菌環境”里,而是要讓她多接觸一些人,了解社會的復雜。大灰狼的故事聽多了,就不會這么單純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結】
看完《幽微的人性》,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雖屬于心理學范疇,但是文中有大量我們熟知的案例,非常接地氣,讀起來特別易懂。本書既有大的社會問題,比如暴力傷醫事件、缺失的故鄉情結、高智商犯罪、性變態等等,但是書中也講了很多與普通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問題,特別是孩子的教育,孩子的養心教育。
在李老師看來,所有的社會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人的問題大多是早年的問題。所以,作為父母要重視對子女的陪伴與教育。
書已讀完,思索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