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如果你真心想干成一件事,你就會發現很多與之相關的機會或者是途徑或者是貴人都會隨之而來。我現在有點相信了。去年搞了裝修后,手頭有點緊,因此開始對賺錢這事上心了。最開始很焦慮,一無所知。后來慢慢從股票開始,開了新賬戶,懂得了打新,繼而知道了雪球螺絲釘,又發現了簡七等理財達人。從他們的分享中知道了一點點定投的訣竅。
雖然從前也歪打正著定投了一點點基金。但那完全是一種直覺,不懂得啥時買更不懂得啥時賣,生生錯過了一個牛市的。現在呢,感覺心理多少還是有一點的譜了。所以在開賬戶后,立馬以每月2000的資金量定投了3只基金。不過現在的最大問題是不懂取舍,看著哪只基金都不想錯過,和炒股陷入了同一個困境。還得加油學習并盡可能克服貪欲、幻想的心魔。
在各路達人的推薦下,這段時間也看了幾本理財書,《30年后你拿什么養活自己》《富爸爸窮爸爸》《小狗錢錢》。《30年》這本書讓我知道理財要現在立即動手,儲蓄與避免不必要的開支相當重要。《富爸爸》覺得很啰嗦,看來看去好像一直告誡我們,錢要能生錢。盡可能做到支出都是現金流帶來的收益。想再好好看一下,也許是囫圇吞棗導致理解不深。
《小狗錢錢》比較吸引我,有一種看下去就想一直看完的吸引力。雖說很快的速度閱讀,但我還是找到了一些理財方法。首先是硬儲蓄,養金鵝。一定要排除萬難固定儲蓄。二是要有夢想,并為夢想做準備,即建立夢想基金。三是寫成功日記,建立信心。四是善于從身邊,從自己的愛好著手,尋找賺錢的機會。
這幾點我都做得不行。儲蓄方面,我的誤區很明顯,我總是想盡快一口氣吃成大胖子,每個月的工資從不做好區分,就想了一股腦存著,不去理會一定要消費的項目,結果是這邊剛存進去,那邊一下又取出來,這不等于沒存么?應該記住工資-儲蓄=支出。存的錢就是金鵝,它擔負著下金蛋的任務,所以要好好喂養,讓它健康長大,才能生出更多的金蛋。
此外夢想還是要有的,因此一定要留余額給夢想,這樣才能體會到錢的妙處。當夢想基金達到時,就可以用起來,否則繼續攢錢。
最后就是用于日常消費的余額還是一定要留的。可以好好算一算,留多少合適?這是我最近學到的東西,不多也不深奧,但重要的是行動起來。做了,失敗了,有經驗了,再來就可能成功。不做,想一百遍都是空中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