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之王》,周星馳的電影,有人說,這是星爺最好的三部電影之一。也是我這幾年每年至少要看一遍的電影。
搞笑,感動,有共鳴。特別適合在畢業離開校園后,在社會上經歷被騙,被坑,受苦受累受委屈,甚至吃不起飯的時候??匆豢?,可以打點雞血。關乎愛情,關乎熱愛,關乎職業,關乎道德、責任、擔當、夢想。
周星馳曾說:“我以為我拍了很多悲劇,可是拍出來你們都覺得那是喜劇。”是啊,如果有一天小丑哭了,你會不會覺得他在搞笑。
戲里面,尹天仇懷才不遇。只能在街坊福利會施展抱負,開課教授表演。舞女柳飄飄來他這里學習,一見面就認出他是某部電影中“踩香蕉皮的那個倒霉鬼”,便順口笑罵了她一句:“你怎么不去死呀,你個死跑龍套的”。
尹天仇糾正道:“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如果看過這部電影。能感受到,尹天仇的內心是十分痛苦的,但是,當所有的人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他卻在人們的嘲笑中固執的維護著內心的自尊,一直不曾放棄做演員的夢想,并一直以優秀演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b>
周星馳是否靠這句話支撐著走過早年星運黯淡的時光,并最終成為了華語影壇的傳奇?
我曾有過夢想,是在上學的時候,大學剛畢業的時候還有。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一年后,不知不覺初心、夢想變模糊了。
這是為什么?
是因為我上大學的時候太自信了。
我一直盼望畢業,因為我是個大學無用論主義者。大一國慶節的時候,跟曾經不怎么交流的父親打電話,打了一個多小時。淚流滿面的求他,我不想上大學了,大學沒用。父親說,咱們這里能考上大學不容易,考都考上了,就熬下來吧。
后來,退學無望,我就努力吧??磿⒓媛?、學技能、加入創業團隊,到處做項目。除了戀愛,基本都做過。
后來,我悟出的上大學的理念是,學到知識,交到朋友,將來以道御術干事業。那會兒年輕,張狂,網絡利用沒有現在發達頻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但還是自認為我在大學里的技能很牛逼了,我要迫不及待的去社會上奮斗,不用多久,我就能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我的人生巔峰了。
我那會兒狂,現在的大學生呢,更狂。
我們上大學那會兒,一個月的生活費五六百,現在的學生,一個月能花到兩三千。經常說著畢業后月薪要過萬,畢業后家里有關系,畢業即創業。而事實呢?
一部分人,畢業后失業在家,啃老。
一部分人,發現家里關系不夠別人家硬。
一部分人,發現學校管吃管住搞點小生意跟踏出校門創業完全是兩碼事。
我的萬元薪水的同事,有些并沒有上過大學,還不滿20周歲,已經開始為父母分擔事情了。
有些大學生們不信這些,吃喝玩樂談戀愛,然后自以為很努力的加班加點做沒有任何質量的作業,很少想到學校外面的嚴峻和人情冷暖。很多企業不希望要什么都不懂的大學生,有些過來人不太喜歡帶大學生,眼高手低,這些學生至少需要在社會上磨練一年,才能認清自己。即便是招聘大學生,企業也希望招聘一些優秀大學優秀專業的優秀學生,比如校招。
想想當今大學生的處境,似乎并不比懷才不遇的尹天仇好多少。當隨便一個阿貓阿狗都可以鄙夷不屑的說,“大學生滿地都是”。當年的“天之驕子”顯然已經成為社會弱勢群體之一。
當畢業時,學校勒令你于某月某日之前搬出宿舍而絲毫不去過問你的工作和前途,當用人單位一次又一次退回你的求職簡歷,或者給你提供的薪水還不如工地上的眾多民工,你又何嘗不是另一個時空背景下的尹天仇?
數據曾顯示,即便出生人口銳減過,高校擴招的腳步卻從未停止。讀大學的人即將大幅度超過沒有讀過大學的人,而社會對人才結構的需求卻不會因此有任何改變。
這是一個極為無奈的現實,學生們應該了解自己,跟上時代步伐,不要一問三不知,最后學會規劃自己。懦弱者用變勇敢,脆弱者要變堅強,迷茫者要找到出口,徘徊者要告別彎路。
一批一批的人相繼掉進了同一條河流,相同的迷茫和困惑在一屆又一屆的大學生身上重演。
曾經看到過這么一個段子:
小學:你要是不好好讀書,將來就考不上初中。
初中:你要是不好好讀書,將來就考不上高中。
高中:你要是不好好讀書,將來就考不上大學。
大學:你要是不好好讀書,將來就找不到工作。
工作:你在學校的時候就只知道讀書嗎?真傻!
當曾經的差等生一個個開上了奔馳、住進了別墅,優等生卻擠在地鐵里為買房的首期款發愁,大部分人無法接受這一現象,可必須要承認,這個世界是公平的,你有些方面就是不如別人,因為這一切都是你自己造成的。
總說著,“我不是富二代,但我會努力讓我的孩子成為富二代”。時間一天天度過,你的孩子還真成不了富二代。甚至你的將來,會面臨離婚,面臨孩子叛逆,面臨父母無法照顧你,面臨缺錢,面臨自然或者人為災害的危險,而你無能為力。如果你是男人又怎么有能力保護好你的女人,保護好你的家庭,保護好你的親人。
很多人畢業后都走過彎路,也有很多人,愿意分享,愿意幫助,希望后面的學生們不再走彎路。
如果你還在大學,那么你應該有所知道一些道理。如果你有跟多的時間不是在讀書,而是在吃飯、睡覺、談戀愛、玩游戲,你就不是在讀大學,而是在吃大學、睡大學、談大學、玩大學……
覃彪喜曾說,大學不應該是養豬場,大學的全部尊嚴應該在于思想,通過懷疑學會獨立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畢業后帶著信仰融入社會創造價值。
一個經過獨立思考而堅持錯誤觀點的人比一個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確觀點的人更值得肯定。因為未來從事的工作沒有現成的標準答案,而前者至少有可能通過其獨立的思考找到答案,后者卻一點可能性都沒有,他只能等待別人告訴他答案是什么。
經師不易遇,人師更難找,貴人是需要自己去挖掘的,大學若有貴人帶,此后會受益匪淺,少走很多彎路。但是大學難遇貴人,社會上更難遇貴人。我們應該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師。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行萬里路,閱人無數,才可擁有形成自己的觀念。
不走彎路,便是捷徑。
要避免走彎路,就必須找準目標,矢志不渝的朝著目標前進。如果你不知道該去哪里,到頭來只會哪里都去不了。所以,職業規劃對于每一個大學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職業規劃是一樁婚姻,青春便是最寶貴的彩禮和嫁妝。
羅伯特.海因萊因曾說:
一個人應該有能力換尿布、策劃侵略、殺豬、給輪船掌舵、設計建筑物、寫十四行詩、平衡收支、造墻、接骨、安慰臨終之人、寫菜單、發布命令、合作、獨立工作、解方程、分析新問題、施肥、寫電腦程序、做可口的飯菜、有效地戰斗、英勇地死去。
你看,我還有這么多能力沒有去培養,沒有空小清新了。
而多數人的大學,只是個小清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