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咨詢的都是二十多歲有著幾年職場經驗的年輕人,他們生活在不同的城市,畢業于不同的學校,擁有著不同的職場經歷,然而他們故事的背后,卻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短短幾年的職場時間,卻都是那么不著邊際,畢業兩三年就換了好幾份工作,有一個差不多是一年就換一份工作。
在他們的心中最理想的工作:
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什么都不做,天上掉餡餅。
然而這樣的好事只不過是讓自己漂浮在空中擁有的幻想。
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一直生活在蜜罐中,由著父母安排、計劃。從小到大讀什么興趣班,報什么專業,有的甚至連穿什么衣服都是父母一手包辦的。于是大學畢業要工作,就想著獨立,希望自己有所突破,于是就會不斷去嘗試。然而一個缺乏職場經驗,長期被圈養又想獨立、心又漂浮的人,注定是要遭受職場挫折,遭受現實給他們的打擊。
這樣的打擊源于三個方面:
1、能力不足。
初入職場,并不會象在學校一樣自由舒適。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要求,特別是在學校沒有經過實踐的,離開了舒適區,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怎么在工作中用起來,這樣一來,遭受挫折是在所難免的。
2、人際關系出現危機。
走上社會,交往的人也復雜起來,有不同背景,不同觀點,不同年齡的一起工作,自己稍有不慎可能就會被傷害。
3、職場不是舒適國。
初入職場懷著興奮與緊張,帶著憧憬和希望。終于可以自己養活自己,可以獨立了。然而很快現實就發現賺錢不容易,花錢卻如流水。于是開始猶豫徘徊,是依靠父母還是自己獨立。
遭遇挫折打擊后就有了各種表現:退縮,得過且過,奮進,再接再厲。最典型的一種就是逃避。逃避,為自己找理由,“這工作不適合我”、“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換個城市”,于是就出現了不斷嘗試,不斷換工作,更有勝者換城市。
那么,我們怎么來破這個局呢?
一、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在自己遇到困惑與迷茫的時候,不要急著逃避,靜下心來梳理下自己的工作,(當然你也可以找專業的咨詢師讓咨詢師一起幫你梳理)找到自己現有的能力與才干。發現自己的優勢與自己的薄弱地方。
二、適合自己的工作標準是什么。
自己是喜歡與人溝通還是喜歡埋頭做事,清晰明白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在這過程中要去進行職業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去理清是不是真正是是自己想要的。
三、確定目標,踐行。
有了明確目標之后,就要行動起來。如果不行動,一切都只是空想。
命運總是會垂青有準備的人。走出校門幾年的你,在自己還沒有更多更好的能力的時候,一定要沉下心來,提高自己的能力,讓自己優秀起來。
不斷踐行,每天進步一點也比一直在原地踏步,期待別人給自己一張不可能出現的地圖的人強。不要等了很多年后再來后悔、懊惱自己當初的不努力。
年輕的你,努力起來吧!只要你不斷踐行,你就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