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9--- 行書營《卓有成效的管理者》?20170306
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價值,在于他貢獻了什么,而不在于他能得到什么。管理學大師德魯克先生在今天推送的內容選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同樣提及了這個話題:我能貢獻什么,在索取之前先付出,有付出才有回報。
今天在公司發(fā)生了一件事情,有位去年初加入公司的同事決定轉崗為設計,因為他加入公司前就一直是做設計的,前一段洽談的時候已經(jīng)商談好薪資暫時不做調整,因為我們并不知道他之前的工作經(jīng)驗是否適合現(xiàn)在公司的產(chǎn)品,當時這位同事也同意了,雖然有點勉強但是同意了。但是呢他周末發(fā)了一封長長的郵件給我們老大要求提高工資,他的案例跟貢獻這個話題直接相關。你在要求增加工資時,是否有想過你能為公司的發(fā)展貢獻什么呢?比如這位同事新?lián)Q的崗位都尚未開始工作,就去要求提高工資,公司都沒看到你任何的貢獻,無從去評估你的貢獻也就是你的價值。因此,理所當然的就會被拒絕了。
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是否有想過事情相關聯(lián)的另一方希望得到什么樣的信息呢?比如寫一份報告時,是否有考慮過對方希望看到哪些信息呢?哪些信息對于對方來說是有用的呢?這一點是跟書中提到的第二點:如何使專業(yè)人員的工作卓有成效有關。比如公司的財務人員經(jīng)常會使用一些縮寫的字母,她是財務專業(yè)畢業(yè)的又工作多年,對這些爛熟于心,但是對于我們這些門外漢來說,無疑是天說,但是對方并沒有考慮到其他人的感受,依然我行我素。這樣的狀況大大阻礙了工作的進展,也影響了團隊的氛圍。
同事相當于你的內部客戶,對于不管是內部的還是外部的客戶都需要做到“按需貢獻”,做到以客戶為核心為導向的工作形式,這樣在觀念上的改變可以讓你更好的融入到公司的業(yè)務中,跟同事之間的合作更順暢,工作效率更高,成效也就是所出的成果更大,對于公司的貢獻也就越大。你的貢獻越多,你的價值就越高,隨之你的個人價值也就水漲船高。價值和貢獻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