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準備采訪的是陌生人,然而陌生人說要上班,到晚上8點后才有時間。
于是逮到誰算誰。送上門一個,是個11歲小朋友。
進到金源里,人來人往的。我牽起他的手,問他可以嗎?
他說可以,雖然這會讓他降低年齡。不過他不介意。
請他吃蛋糕時,問他是否同意我采訪他并寫下來,還會公開給一些人看。
他說可以,但內(nèi)容里不能讓人看出來寫的是誰。
我同意了。并且告訴他,其實我寫出來能夠看到的人,基本上不認得你。而你認得的人,根本也看不到我寫下的文字。
他挺關心為什么要寫,目的是什么。
說起來還真沒什么說得出來的目的,只是因為我現(xiàn)在喜歡寫東西。怎么,你做事情都有目的嗎?
他說如果沒有目的,就是浪費時間了。人要讓時間過得有意義,雖然我不一定做得到,但我知道。
好吧,活得真清楚。
說起來這孩子聰明。曾經(jīng)跟他一起去過游學,那時候我是他們那里國學助教來著。我們住在廬山一個非常簡陋的寺院里,每天看著寺廟的和尚們早起晨課,吃僧人的素齋,看他們的放焰口,幫他們一起掃地。他不怎么講話,人瘦瘦小小的,老師讓干啥他就干啥。
后來他寫了一首詩,只記得一句話“白蓮花,圓圓的,心里沒有尖……”才知道這小小的人兒,內(nèi)在里其實很細膩,且豐富。
采訪他,我有點壓力,不僅因為這是我的第一次,也因為他太細膩和敏感。
我舉起水杯,說我們倆干杯一個吧,為我們兩個人的處女作。
兩個人碰碰杯。人多了有點吵,我挪過來,坐到他這邊的二人沙發(f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