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學生在門外掃地,來了一個客人問他:“你是誰呀?” 他很自豪的說:“我是孔子的學生!” 客人就說:“那太好,我能不能請教你一個問題?” 學生很高興的說:“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么奇怪的問題吧?” 客人問:“一年到底有幾季呀?” 學生心想,這種問題還要問嗎?于是便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搖頭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錯了,四季!” “三季!” 最后,兩人爭執不下,就決定打賭:如果是四季,客人就向學生磕三個頭。如果是三季,學生向客人磕三個頭。 孔子的學生心想自己這次贏定了,于是準備帶客人去見老師孔子。 正巧,這時孔子從屋里走出來,學生上前問道:“老師,一年有幾季啊?”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說:“一年有三季。” 這個學生快嚇暈了,可是他不敢馬上問。 客人馬上說:“磕頭磕頭!” 學生沒辦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個頭。 客人走了以后,學生迫不及待地問孔子:“老師,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么說有三季呢?” 孔子說:“你沒看到剛才那個人全身都是綠色嗎?他是螞蚱,螞蚱是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從來沒有見過冬天,你講三季,他會滿意,你講四季講到晚上都講不通。你吃虧,磕三個頭,無所謂。 很多朋友聽了以后,都變得很開心,都會說:以前碰到那些不講理的人,都會生氣,現在不會了,心想那是“三季人”,就不往心里去了。 故事告訴我們:“不爭就是慈悲,不辨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凈,不看就是自在,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 后來,讀到《莊子》,才明白“夏蟲不可語以冰”。你跟夏天的蟲子講什么是冰?那就是你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