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設計時,經常在設計博客,或者其他設計師的文章中看到這么幾個點:
臨摹,成長的必經之路;
借鑒,如何正確的拿捏這個度;
原創,雖難,卻有跡可循;
心態,如何面對工作中的項目;
習慣,讓你無所不能;
堅持,要打的是一場持久戰;
總結,你交付的不僅僅是PSD;
分享,利人利己。
在學習法語的第二周,可以說是基本上掌握了發音規則,對法國的憧憬越來越濃。就像當初學習英文一樣向往著倫敦。有盼頭的學習總是充滿希望。通過上面提到的在設計文章中看到的幾個點,應用到法語學習中也有著相似性。我把上面的點做了稍微的改動:
模仿,像新生兒一樣保持好奇心;
創造,營造法語環境;
干貨,學習別人的法語干貨實踐出新干貨;
心態;保持初心學法語;
習慣,從微習慣開始;
堅持,一場身心持久戰;
總結,定期錄音對比;
分享,哪怕說一個小故事。
接下來,我想通過這幾點來說說我和法語的第二周。
模仿,像新生兒一樣保持好奇心;
小Baby學習的能力總比我們成年人有優勢。他們保持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對語言更是有著超強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回想我們小時候總愛跟著父母學動作,學說話,總之大人做什么小孩就喜歡跟著做什么。但是當我們長大后,卻會覺得模仿是一件很不自我的事情,但是把模仿放在語言學習上面就會發生有趣的碰撞。
我這一周呢,看了幾集法語版的小豬佩琦。在此之前,國語版的這類型動畫片讓我覺得很幼稚,但是當我重新歸零到一個新生兒的狀態下去聽,去看,去模仿,感覺再幼稚的動畫片都有新鮮感,也可能也因為這一周發生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情緒上似乎有些不太舒服。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動畫模仿學習,反倒是改善情緒之外,也發現其實學習語言都是有相同性的,只要我們保持著對語言學習的好奇心,從最簡單的模仿學習開始,一個字一個詞都值得我們去探索。
創造,營造一個法語環境;
我們沒有一個真真正的法語環境,但是沒有是可以創造的。
那我是如何創造的呢,我幾乎把網易云音樂上的音樂換成法語,所以每次推送的時候都會推送好多的法語歌單在主頁上面,基本上工作時間或者其他時間上都是法語歌曲的播放,雖然聽不懂,但是總能感覺浪漫的氣息。
當然除了音樂環境之外,文化環境當然也可以自己創造。學習法式穿搭;登陸法語網站瀏覽相關信息,視頻;看看法國紀錄片,電影,電視劇;了解法國八卦,明星等等,可能看不懂,圖片,視頻總能夠非常容易的傳達出它想要表達什么。潛移默化的語言環境,并不是要身在法國,網絡這么發達,同樣能營造出“我在法國”的空間感。
干貨,學習他人法語干貨實踐總結自己的干貨;
我們都喜歡看別人寫干貨,總是有一種僥幸之感偷偷收藏在自己所謂的干貨箱里面。
今年以前,不管刷微博,微信或者別人分享的干貨總喜歡收藏起來,然后告訴自己:周末再來好好學習。結果一個周末又一個周末過去之后,再也沒有沒有碰過收藏的干貨。
遇見趁早之后,開始學習干貨寫干貨。其實在上一周的文章里面寫得還蠻多干貨是在實踐過程中自己用過的,也明白了干貨是別人的,收獲是別人的,看得在熱血也是別人的,因為你沒有實踐。
http://www.lxweimin.com/p/c36bdfad7961
常常會問自己:什么叫干貨?一次又一次的實踐中也明白:干貨是分享者真正懂得分享內容的精髓毫無保留的系統性的分享給者,而讀者能從分享內容里找到啟發性的亮點去實行下一步行動。所以干貨不是單向性的,而是具有雙向性,單單一方受益也不能稱之干貨。
就比如法語的小舌音,我在知乎,百度等等查到的練習技巧,但是如果我沒有實踐,看了其實也沒有用。
心態,保持初心學法語;
初心,在百度上是這么解釋的: 指做某件事的最初的初衷、最初的原因。這讓我重新思考了為什么我要學習法語?
說真的,學語言的基本初心是說,是能交流,是能溝通。當然這也能成為最我的最根本初心。學習英語這么多年,我很清楚學語言這條路如果選擇了,就要義無反顧的往前走。
如果你問我的學習法語的初心是什么,我想我會告訴你: 我想說法語,想認識小逗Flyvia。
可能在這條學習法語的路途中,會有瓶頸,會很枯燥,也請保持初心慢慢的走下去。
習慣,從微習慣開始;
習慣是一種生活方式,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大工程,我們可以拆分成小工程——微習慣。微習慣即微小習慣,如果轉化成行為,稱之為「最小行動」。
比如,我也想做「晨型人」,意味著要養成早起的好習慣。或者說是讓早起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有很多伙伴一上來就制定了一個完美的計劃:每天5點半起床。如果你也制定了這么一個行動計劃,回想一下,是不是前面3天完成的很好,然后就沒有然后了。而我們真正的習慣應該是融入生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基本不受環境因素影響。
學習法語當然也應該是融入生活,第一周里面就有說到:語言源于生活。法國人的優雅不僅從語言中透露出來的浪漫,他們更是將浪漫融入生活。而我換了個方式和同事打招呼,把早上好換成Bonjour,一個小小的語言動作,也慢慢換了一種生活方式。
堅持,一場身心持久戰;
堅持是什么?我以為每天大強度的輸入輸出才是堅持,看得見的結果才是堅持。但是同學法語的學習,我明白了。堅持是每天微小的習慣構成的。
學習法語就好比鍛煉身體,瘦身減肥,需要實質性的付出之外,還需要合理的計劃安排。
我也有“三分鐘熱度”,比如這一周,我在打卡方面落后了3天,是不是也就停止了學習法語?情緒心理上,我們每個人并不是每天每時每刻都充滿正能量,當然也有負能量的時候。但這樣的時間我喜歡獨處,重新思考。
在這幾天,我看了一部法語電影,又認識了法國新歌手『配圖就是哲學系女歌手』,挖到了不用翻墻也能看法國的電視劇,綜藝等等的網站。
如果,準備好了學習法語,那也建立一個關于法語的儀式感。
總結,定期錄音對比;
學習不總結等于白學,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語言學習更是需要階段性的總結。
錄音總結對學習語言來說也是不錯的辦法。比如我第一周錄音字母的發音,這一周我錄了關于元音音素的發音規則。錄音是自述,是記憶,更是培養自己的信心。
我在大學學習英語的幾年里,會階段性的錄音,回聽過去的錄音,能明顯得到反饋。語言的進步,一時半會是看不見的,它是一個長積月累的過程。我們不需要每天錄音,但是需要每天都能發音。
分享,哪怕一個小故事;
21天,不止教你學法語!雖然只有3周的時間,但也是收獲多多。每周都會有小伙伴做分享,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分享,豐富學習法語的樂趣。
這一周,我分享了關于九宮格的想法。也許分享粗糙,也許緊張,也許表達不夠,但是分享在于你敢說。非常感謝各位法語小伙伴聽我的分享,也非常期待很多的小伙伴分享。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現在好像沒有可以分享,而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非常有趣又立體的教科書,都藏著閃閃發光的亮點。
而分享重要的是,敢說,語言也如此。所以,有分享的機會,大家一定要把握住呢。說說這一周,這兩周學習法語的小感悟,也能對別人有啟發。
謝謝我們,相遇在浪漫的法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