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兒飛翔:
午后的窗外葉綠花紅,陽光閃耀。
也只是幾天未見,還是有點想你了。今天 “六一”,再過四天,就是你的生日了。
早看過日歷,你生日那天不是休息日,你還在學校里學習。如果時間允許,我會與你父親一起,中午去看望你;如果不能去,想你也不甚在意,也希望不要在意。“生日”這種事情,如果有人同賀,是錦上添花;如果無人問津,在清晨給自己默默祝福并許下心愿,就像在在今年元旦,一個人做出“伴雪花伴作業跨新年”并寫給自己一段磅礴的新年寄語一樣,不失為有意義。
但為人父母,心里亦是不能免俗的牽掛。我想給你做長壽面,煮紅雞蛋,像小時候可以送蛋糕到學校,送給你童年里應有的小確幸與小驚喜。但現在,你已經長大,可以有童心,但要拒絕幼稚;要學會淡然對待處置一些事,不是不可以,人生總有更有意義的事可以選擇去做,是你把心思放在生日上,生日的計劃可能就會變成負累,人生里,應學會輕松前行,心里可以放些欲望,但更多的,是追過更有意義的人生。
今天寫這封信給你,同時也融合進了母親的“作業”,也算討巧或是偷懶。你知道母親不喜化妝不喜華服,愛好不多,唯一喜愛且一直堅持的,是寫作。而如今,為了治療媽媽的不思進取,也為了踐行年終我們一家人一起許下“ 努力做更好的自己”的愿望,媽媽開始放下可憐的自憐,開始做一個開心快樂的小學生。我們有“先生”,有作業。今天我們作業是讀魯迅的《理水》,以水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想你也算在同齡里博覽群書的人,但博覽與深讀像是無垠大海的寬與深,是水的兩個特質和層面。而我們常常會顧此失彼,所以,在最近你選學校時,首先去看有無像樣的圖書館這個小細節上,我很欣慰,但多與廣,與深與邃有時候會相左,希望在博覽的同時,可以深讀,精讀,就像媽媽從末像現在一樣深深地迷上大先生,感嘆以前對他及作品認識的浮與淺。
下面,媽媽就把一些關于讀《理水》的一些心得與感受,與你分享與共勉:
做一個有理想、實干且有所堅守的人。想你應該沒有讀過魯迅的這篇《理水》,但對故事的主體不會陌生。框架基于傳說“大禹治水”——沒錯,就是每次回我老家那個城市里,都會看到市中心廣場上那個戴草帽拿鐵鏟挽著褲腿像隨時準備去“治水”的人。他是神化了的歷史人物,亦是正義、擔當、堅守、實干的象征。在《理水》里,與禹相左的,有一群不顧人間疾苦打著做學問的旗號。實則無所作為的人。他們衣食無憂,對著民眾在水深火熱里的苦說“他們都 習慣了”,麻木,沒有同情心,從不俯下身子。這讓人討厭,這也是我們從小教育你做一個實干家,從無意引導你去從政為官一樣。我們希望你有單純而美好 的執念——你從小時候一心想成為恐龍專家到現在依然喜歡;上中學后把目標定位在研究探索并可以造福人類的領域,課桌上貼著紙條“change the world",無論如何,我和你父親希望你可以享受投入和探索堅持的快樂,雖然開始那些迷戀未堅持到后來。
前一段你有些迷茫。覺得自己在探索領域并不擅長,對于特別深的理科類研究沒有天賦,同時為自己隨意動搖理想感到羞愧。你喜歡讀書讀歷史,但你覺得做一個純學究沒有意思。從這點上看,與魯迅先生 在《理水》里表達的觀點倒是一致,他通過諷刺警示不要為了學問而去做學問,脫離現實與生活,學問毫無意義;你說你現在喜歡寫作,但不想只寫作,我覺得這個想法亦不錯;最近在一次聊天里,你覺得好好讀書,通過努力考上喜歡專業的大學,一路向上,最后讀博,像你喜歡的一個叔叔那樣去做教書的工作。說這個想法的時候你很認真,似乎通過了認真的思考,這讓我感到欣慰,在我心里,上博士不重要,重要的是求索這個過程,教什么學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有意義的事情,值得一“理”。大禹“理”的水是國家大計,你理的“水”小一點人,但也是“上善若水”里的水。所以,希望你為這個理想不斷努力,踏實、忠誠于這個理想,俯下身子去,去理你的人生之“水”——匯涓流入河,引河入川,導川入海,都很好。
在生活中,要做一個真實的人,做一個能捕捉善意、珍惜感恩的人。在這一點上,我是對神一樣的“禹”有意見的。雖然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但“三過家門而不入”在我這里不可取。在魯迅的故事里,禹太太抱著孩子去禹的單位鬧,雖然有些夸張滑稽,但作為母親和女人,很是心酸。在我的價值觀里,三次路過家門都不進去,這是有問題的,家不安國何以寧?舍小家顧大家?這道理偶爾會矛盾,但需要調和,也可以調和,三次可以抽空進去一次嘛,對不對?所以我希望你在處理情感時,也要學會“理”。對自己的愛人要像水一樣溫暖包容,胸懷要博大如海,總之,做一個好男人,真實感受親情愛情的存在,這對于普通人來說,很重要。
“水”需要理;思想更需要理。其實在新文化時期,魯迅先生的文字常被當做“洪水猛獸”。這當然是繆論。但也能看出來思想對一個人來說多重要,可以是毀滅性的——其實我想表達的可能是,親愛的孩子,在成長的洪流里,要學會調整疏導自己的心情;引導、疏導對于教育來說很重要,對于十五歲的你來說,我也常常在對你的教育里糾結。在那么久遠前的禹時代就知道從調研中明白因勢利導的重要性。所以,對于我人來說,也需自省自理;于你個人來說,無論是現在正經歷的青春期里的所謂判逆,還是你偶爾表現中的與年齡不符的過分懂事,都不可取。你有時候會把心事埋在心里,這也不好,要學會理,梳理思想,疏導心情,當然,好的方法有很多,與朋友聊聊,與我們聊也好,也可以與你自己聊聊,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心靈的通暢明達對于水很重要,對于思想亦很重要。希望你勇于做一個有思想的人,而不是一個死腦筋、固執、不懂變通思考的人。
無論是人生,還是考試,可以放飛心靈,但不能跑題。這也是最近面臨中考我常與你討論的問題。關于中心思想與跑題、命題之間的關系。就好比我今天寫的這個主題,我們先生讓我們以“水”為主題,前題也是在閱讀《理水》基礎上,我自以為,雖然扯的很遠,我并沒有跑題。
像現在,我想你的叛逆和嫌我羅嗦說教的洪流已起。所以,我要收了。到了文末,我想還有必要俗氣的點題——水是大智慧的命題,做人要像做水一樣,水無色無形無味。它因器而變,遇圓則圓,逢方則方,直如刻線,曲可盤龍。水因機而動,因動而活,因活而進,故有無限生機,隨便一點引申開來,都可以是大文章。但今天媽媽就生命之“水”與你聊的,與“理”的關系大些,希望你能理解其一二。 當然,如果你假期的計劃里可以加入讀讀魯迅這本故事集的話,相信你會有更深的感受,希望我們共同探討,期望你不一樣的觀點,這一點我堅持,你總給我不一樣的驚喜。當然,如果你繼續迷你的《沙丘》和讀第二遍《冰與火之歌》,也隨你去。
六月是你生命里相對來說重要的節點,眼下月底的中考就是一件,能感受到你的緊張,但同時能感受到你眼底堅定勇敢如禹的光芒!有目標,那怕是困苦煎熬,都要去感受百川入海的契闊與驕傲!
順祝:永遠保持童心如水的澄澈,最好,祝少年兒童節快樂!
親媽:安若素
2018.06.01
(另:書信格式因為是發在這里不合規,請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