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午后,料理完手頭的事兒,是最好的讀書時間,尤其是陰雨天。
或者窩在家中,或者去家旁常去的咖啡館,一杯熱茶或咖啡,清幽的音樂。掏出本剛買的新書,細致的翻看幾遍封面和封底,生怕漏過什么似的,再將書捧到面前,深吸一口氣,書特有的油墨香撲鼻而來,然后就是迫不及待的沉進書的世界……幾個小時就這么匆匆過去。
讀書總是件讓人幸福的事。當然,也會有些幸福中的小糾結。不知你是否也會遇到。
第一個糾結是,購書。
我通常有兩種購書方式,和大家一樣,一是網上,一是實體店。
網上買書,通常是目的性很強的。提前想好了要買哪類書籍,比如,跑步類、歷史類、旅游類、人物傳記類、文學類等等。登陸網站后,只要搜索相關關鍵詞就可以了。我通常會一個一個按序看搜索出的書,每本書會看內容簡介、書的封面、書的樣頁、讀者評價、甚至會看書的頁數和出版社。感覺不錯的就會先拖進購物車。糾結的時刻出現在下單的時候。一般情況下,購物車中書的數量往往遠超實際需要。所以,只能在備選的七八本中,再重新過一遍,尤其是讀者評價。最后忍痛割愛,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幾本,然后成交。沒有購買的書,也不會浪費,因為也很喜歡,會存在收藏,有時會在下次買掉。
一般一次不會買太多書,頂多幾本。原因是,書多了,尤其都是自己喜歡的書,會見異思遷,讀著一本,想著另一本,無法沉下去享受正讀的書。常常為了快點讀到下一本,而將第一本匆匆讀完。這無疑是一種浪費。
相對于網上購書,更喜歡逛書店。逛書店前,往往并沒有想好要買什么。它的魅力也在于此。你往往能淘到一些好書,意外的驚喜。當然也會有網上選書的同樣糾結,但相對寫意輕松一點。
第二個糾結是,選書讀。我指的是,你買了幾本書,先讀哪本,后讀哪本。這也很頭疼。當然,是幸福的痛苦。
比如,最近在讀一本散文集,讀的速度很慢,基本是每晚幾頁的速度。照常,在這本書讀完前趕快本周又逛了下書店,補充了一些備讀。
這次選了四本。一本是村上的“海邊的卡夫卡”,這本選的很快,本來就計劃把村上的書全部讀完,就這樣一本本讀下去嘍。第二本是“了不起的蓋茨比”,買的原因也很簡單,村上強烈推薦的一本小說,當然要讀一下。還有一本,“創客法則”,原因是自己在創業,想學習一下國外最前沿的創客們的狀態,還有一個原因也很重要,作者是自己喜歡的一位路透社美女財經記者,沖著作者去的。還有一本“藏不住的咖啡香”,這本純粹是被精美裝幀和輕松的內容所吸引,作為茶余飯后,閑來無事讀讀的。
那么問題來了。如何讀這四本書呢,當然還有尚未讀完的那本散文集? 糾結了半天,我最后是這么排序的。首先讀“創客法則”,這本是目前最需要的,里面的內容和驚喜也在深深的吸引我,要盡快去探索。而且這本書,我相信會在周末兩天內消滅掉。當然,這本書會配合著那本散文集一起讀,在讀累時會看幾頁散文放松一下。
排在后面的是兩本小說,先是海邊的卡夫卡,然后是了不起的蓋茨比。基本會在之后的每天晚上看,會花兩三周的時間看完吧。
那本咖啡香放在最后。當然也不排除會在無事時,翻看幾頁。
算是暫時排好順序了。心里一個石頭落地了。
抄起那兩本要先看的書。出門,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