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
大陸的超市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到現在有不過20多年的歷程。
從連鎖店,量販店,倉儲店到標準型超市,大型綜合超市,生鮮加強型超市,CBD,世界大型超市的引進如麥德龍,家樂福,沃爾瑪等等,到近幾年發展便利店,生鮮店,社區店,各種零售模式都試了個遍,超市也從大城市發展到中小城市,鄉鎮覆蓋,現在一個鄉鎮都有幾家大店了,小店更是不計其數。
各類超市進入了充分的競爭,內卷化嚴重。關鍵是整體水平并不高,大多數經營者并不往管理精細化,服務高度化發展,大多只是簡單低端重復開店,沒有特色。所以,近幾年關店的也不少,特別是大店關店更多。
在經過紀念的充分競爭后,至少關掉一半,基本上生存下來的店就好做一些了。
記得超市剛剛興起,和原來的大百貨店,副食店比起來,對廣大群眾來說,簡直太好啦。價格便宜,服務好,品種豐富,會員海域優惠。可是到現在,超市的價格沒有什么優勢了,毛利都比較高,主要原因當然是房租高,人工工資高了。
所以,未來的超市要能夠長期盈利,還是要從超市以量求利,薄利多銷,切身體會的優質服務來穩定顧客,而不是短時的促銷,投機取巧等手段。
做生意主要是老顧客,回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