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語(十六)
第一次知道矢車菊,是在花卉學課上,而在農大第一次見到矢車菊,是在圖書館附近那條路的分車帶上,我第一眼就認出了矢車菊,因為花形很獨特,一朵朵舌狀花像箭頭指向四面八方,花色有點偏冷,但又冷中透著暖,透著高雅,在一片片金黃色的費菜中是那么卓爾不群,那么惹人注目。今年,在附近的路邊,又看見了它,坐上同門雙姐借來的小電瓶車和附近實驗室的小伙伴一起逛校園,對,校園最好的逛法就是騎電動車,因為走著走太累了,大家紛紛被這一塊一塊的紫色所吸引,都停下來拍照,還問了我這個小花的名字,我欣然告訴了她們,現在,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了,不知道當時的賞花人,還是否記得她?
夏之語(十七)
都說江西的油菜花最美,但是很遺憾,我也沒有去過江西,和江西最近的一次應該是在高考報志愿的時候,我捧著厚厚的填報志愿參考書,用黑色碳素筆,皺著眉頭莊重圈上了“井岡山大學”,當然嘍,最后為啥沒去呢,首先是因為分不夠,這是硬傷,然后就是后話了,家里人都不太希望我往遠走,所以就留在了省內,其實高考以后,我是特別希望去遠方的大學的,因為想要看看別的地方的風土人情,看看祖國的廣域河山。哎呀,扯遠了,重點在油菜花,我認識油菜花,認識的是花,但是我不認識葉子,學校在藍湖邊新種完長出來的時候,有一天晚上恰巧和雙姐逛校園,我剛要拿出來花伴侶,雙姐說,你搜啥,我說這個大葉子,她說,這不是油菜嗎?我不敢相信,因為記憶中的印象,江西油菜花呀,我還是搜了,真是油菜花。等過了些日子,確確實實,開了一片一片,亮黃色的,學校種植的面積不是特別大,最大的也就是文科樓前的一大片,但即使這樣,也極具觀賞性了,我好像可以由此想象到,漫步徜徉在一望無際的油菜花海是什么樣的感覺了,那是一個金色的天堂!
夏之語(十八)
百合百合,百年好合。小時候,我是個花盲,不認識幾種花,僅有的認知里認識的那幾種也是口口相傳的花,如玫瑰,康乃馨,其中就有百合。母親做了十年的裱花師,也擅長做百合花,還有其他的一些我不認識的花,但這些都僅僅停留在切花以及用奶油堆砌成的花上。大學的時候,學校種了澳洲黃百合,但是很可惜,我沒有見過一朵百合花開,因為百合花開時,我正放暑假,就好像有同學說,都說農大校花是玉簪花,以前我就傻傻地認為,玉簪就是那個綠色的大葉子,直到去了東農讀研,暑假也回不了家,才看見紫色玉簪花開放,還真的覺得挺美的。原來哪里都有玉簪花。我搜了搜手機里的照片,我在農大拍的第一朵百合的開放是在計算機學院門前的花池里,時間是在6月28號,那天晚上是在和小梅子逛校園,她用手一指,讓我看前面的黃色的花,我還和她信誓旦旦地說:“啊,大花萱草”,開好久了,但是走了幾步上了近前,我承認了,我看錯了,是百合??!這是第一朵百合,襯著后面的“弘毅”景石,我拍下了它。這朵百合來打了前戰,之后就越開越多,越開越熱鬧,香氣也越飄越遠了。
夏之語(十九)
有一種柳,是柳不是柳。說它是柳,是因為名字里面帶個“柳”,說它不是柳,是因為并非是楊柳科,名曰“檉柳”,是檉柳科的植物,有人不認識這個字,讀成“怪柳”,不過說來確實也怪,這種怪體現在有意思,樹冠通體靈秀,葉形獨特,花也十分有趣,像一團團粉色的尾巴,一條一條,柔軟隨風擺動,是粉色的總狀花序側生在去年生木質化的小枝上,因為第一次見檉柳開花,急忙拍下,發給李老師(本科的樹木花卉學老師),也趕緊用手機拍下了這個美麗的花序,檉柳可以夏秋兩季開花,這是很神奇的,雖說現在已經是名義上的秋了,但距離下次檉柳開花恐怕還要假以時日,畢竟東北的天氣,和24節日的時間還是有一點出入,但是我仍然期待它,期待它的下次開花,我們再次相遇。
夏之語(二十)
東北珍珠梅是夏天觀花的避不開的植物,花開白色,圓錐花序,還配有美麗的奇數羽狀復葉,通常,復葉的植物都給人一種強迫癥的治愈感,像槐、合歡、含羞草、皂莢等等,花序和單花的區別可能就在于,花序更注重集體美,而單花更注重個體美,因為細看珍珠梅的花,其實是很小的,并不突出,但是整體就會很引人注目,所以,當個體的力量微不足道的時候,就要借助團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