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的很對,戰術上的勤奮,不能彌補戰略上的失敗。
高手的不同,往往表現在戰略正確。戰略,是可以學習的,越是本質的戰略,越容易學習。
古典用一條大蛇作為高手戰略的形象化,我很喜歡。
亞馬遜森林有一種巨大的蟒蛇,由于它體型過于扎眼,任何動物看到它都會狂跑。以至于,它空有一身蠻力,卻無處施展。那么,如果你是這種巨蟒,你會采用什么戰略?
巨蟒首先挑選一處獵物會集中的場所——水邊,所以獵物都要喝水。然后盤踞下來,一動不動,像死了一樣。
偶爾有小動物經過它,它也不為所動。因為一只小型動物并不能給它帶來充分的食物。它就這樣一動不動,直到身上開始長草,所有動物都開始認為,這只是一根木頭。
終于,它等到了大型獵物靠近身邊,機會來了。它快速纏繞到獵物身上,將其絞殺,然后吞下腹中。接下來,它再找一處水源,一邊消化,一邊等待下一個獵物。
巨蟒的戰略就是高手戰略:找到高價值區域,專注于最大價值,等待機會。
在查理芒格的《窮查理寶典》里,談及巴菲特投資方法的時候,也提到了幾乎同樣的戰略。對巴菲特投資理念影響最大的人是一名棒球手,叫做泰德·威廉斯。他就是棒球界的巴菲特,被稱為史上最佳擊球手。
他的高擊打率是有秘訣的,就是只打甜蜜區以內的球。所謂甜蜜區,就是他有很大把握能夠打出好球的區域。
那么,高價值區域指的是什么呢?
古典認為,就是頭部。也就是“二八效應”的20%,是一件事情的重點。能夠站到頭部,一切都會得到加速。
那么,對于你來說,頭部指的是什么?
有人認為是自身優勢。古典否認了這種說法,自身優勢不代表頭部,從自身優勢出發是一種錯誤的看法,應該是從價值出發。也就是說,你的優勢再明顯,如果沒有價值,也是沒有用的。不要因為容易而去做一件事,要因為價值高而去做一件事。
其次,優勢是相對的,要思考自己的差異化優勢。比如,羅輯思維的羅振宇,內容創作是優勢,然后發現轉述是自己優勢,后來意識到,產品策劃是優勢,一步步做成了「得到」。
第三,要從身邊的頭部開始。一件事價值再大,如果你不在這個賽道之中,對你來說,這件事相當于不存在。所以,不要妄想去進入一個你根本沒有接觸過的比賽。王陽明說過,汝未來看此花時,汝花于汝心同歸于寂,汝來看此花,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如果在一家小公司,走到這個公司的高層就是頭部。哪怕是穩定的公務員,走到業務尖子隊列就是頭部。爾后,一步步走向更高層次的頭部。這就是古典所謂的從「雞頭到鳳頭」。
這就是頭部的三原則:從價值而非優勢出發,思考差異化優勢,從身邊的頭部做起。
現在,我們可以稍微修改一下巨蟒的高手戰略:
搶占頭部,專注,持續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