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參加朋友家兒子的十二歲pa t y ,活動中主持人問小壽星一個問題,讓原本喧嘩的場面頓時安靜,似乎在場的大人們也跟著陷入思考,問題是這樣說的:小朋友,請用一種水果來比喻一下自己的父親和母親。朋友們,如果這個問題是問你,該如何回答呢?換了是我,定是一時語塞嘍。但臺上這位小角全然沒有失措,他很從容,答:我覺得爸爸像一顆大西瓜,外表看起來特別堅硬,但它里面沙甜可口;媽媽更像草莓,香甜美味,放在手心卻不舍得去傷害它。接著,臺下響起一片掌聲,小家伙的回答令所有人嘖嘖稱贊。回家的路上,我還在消化著主持人的提問,我的媽媽像什么呢?
我的母親,一位普通的農村女人,一路走來卻有著不平凡的經歷。幼年,沒事的時候,常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媽媽,父母早逝,有一個年長幾歲的姐姐相依為命。父母走后,媽和大姨寄養在遠親家里,那個年代生活大都緊張,再加上親戚的白眼,她二人衣著可憐,肚子里常和養了只青蛙一樣,呱呱直叫。無奈大姨選擇早早嫁人,她不是忍心留下妹妹,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尋找一條更好的出路。所以十七歲的母親也很快成家,那會兒都講究門當戶對,像媽媽這樣的條件,找個普通家庭已經很不錯了。那年,媽媽在一輛自行車的后座上遠嫁他鄉,開始去打造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父親是家中長子,家境也不好,還有弟弟妹妹,媽媽嫁過來的時候,叔叔還在上學,聽說叔叔從小是個尖子生,爺爺砸鍋賣鐵地供他上學,所有人都認為他是這個家的希望和驕傲,因為父親,生性善良的媽媽也勤勤懇懇地幫襯著這個家庭,但隨著我們兄弟姐妹的到來,這個家的生活日漸艱辛。
我記憶中的父親膽小沒有主見,家里的活計似乎全靠媽媽一個人掌舵。母親生了兩兒三閨女,哥哥先天智障,我和姐姐們也僅限于不是傻瓜,弟弟原本聰明伶俐,卻因幼年時一場高燒落下病根,病情日益加重。從我記事起,媽媽就經常跑醫院,為了治好這個病,媽媽下了很大的決心卻不見效果。不懂事的我還總嘮叨:媽媽把錢全部都給弟弟買藥了,讓我拿什么去上學呢?那會兒,媽媽的心應該像刀割一樣痛吧!
家里忙亂的日子,爺爺奶奶也不給搭手幫忙,或許是因為我們都不爭氣吧,加上媽媽生性好強,婆媳關系十分緊張。父親沒有太多言語,只顧用自己的苦力埋頭掙錢,從不替媽媽打場,就這樣附合著每一天的生活。家貧,人也不爭氣,我們家成了村里一個笑柄,走過路過,背后的人們指指點點,交頭接耳,總感覺要等看不到我們才能停下。每到傍晚,總能聽到山頭上的叫喊:亮兒你在哪里,天黑該回家了!那是媽媽的聲音,她總擔心哥哥會走失迷路,每天那個點催促聲準時響起,我拿著村隊發給的救濟衣物回家,又聽見人們在議論著我家的故事。媽媽常教我們,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我心里罵著這些該死的家伙們,天天揪著別人的事情議論,嘴巴真臭!
媽媽是個聰明好強的女人,她從不因為別人的閑言碎語而生氣郁悶,她善良淳厚,出門對誰都是笑臉相迎,她用滿腔的干勁迎接每一天的生活。知熟的人從不笑話母親,而是伸出幫助和贊賞,因為這些真誠的朋友,媽媽對生活充滿了更大的希望。為了生計,媽媽喂羊,養豬,種地,養牛,只要是能掙錢的生意,她不辭辛苦任勞任怨,使著女人最大的能力為這個家撐起一片天空。媽媽常跟我說,其實我也好累!有時候好想一走了之,但是因為你們這幾個娃,我丟不下又帶不走的,我不能讓你們重復自己的故事,所以只能選擇堅強,盡我最大的能力去保護你們不受傷害。
記憶中的媽媽,為了我們這個家庭,沒有時間更沒有資本生病。其實,頭疼腦熱,小病小災的誰能沒有啊?每次不舒服媽媽都不和我們說,去痛片頂上,從開始的一次一粒到三粒五粒,甚至更多,從口服到卷到汗煙棒里吸,媽媽跟我說,有一回她一次她吃了十片,惡心嘔吐差點中毒。走過的五十八個年頭,媽媽用她的健康作為交換,養育我們供我上學,她經歷了太多太多的苦,卻沒來得及享受一小刻的清閑。生前大病的時候,父親竟然說媽媽是個不祥的女人,娶了她害得自己一事無成,臨了臨了還丟下像哥哥這樣一個禍害,那一刻,覺得父親怎可如此可恨,沒有人情。大家都知道,媽媽才是我家的頂梁柱啊!
媽媽走了,帶著所有的故事。我的思緒也帶著問題回歸原點,如果要用什么來比喻媽媽,我覺得媽媽像花兒一樣美麗,又像草一樣頑強不息,還覺得她像一棵大樹,可以擋風避雨!媽媽的一生更像是一堂課,許多個故事教育我們,生命沒有退縮,應該驕傲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