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真正的目的,是讓你遇見真正的自己。

董卿制作的《朗讀者》這檔欄目,第一期的主題便是遇見,邀請一些有故事的人來,朗讀一段文字書寫的故事。

一期節目看下來,使我熱淚盈眶,這就是共鳴,這樣一檔好的節目,傳播文化,傳遞文字,更重要的,是讓每個人在文字中遇見真正的自己。

濮存昕:常懷感恩

濮存昕分享自己的故事,朗讀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師》,他的主題是感恩。

每個人生命中都會遇到許多人,也會遇到幫助你的人,更有甚者,他對你的幫助對你的一生都造成了影響。人常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可是每每想起我生命中的貴人,說來慚愧,總是無以為報,父母的養育之恩,恩師的傳道授業之恩,還有許多幫助過我的朋友們,我至今不知如何報答,每每思及此處,感慨萬千,我想老舍先生和濮存昕前輩,都是一樣的心情,所以老舍先生才寫下了他記憶中的宗月大師,濮存昕前輩才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文字承載的,使他們的常懷感恩之情。我們從老舍先生的文字和濮存昕前輩的朗讀之中體會到他們的感恩之情之余,也聯想到自己,這就是文字的力量,讓你在文字中遇到真正的自己。

無國界醫生蔣勵:生命的力量

無國界醫生蔣勵分享自己的故事,朗讀鮑勃迪倫的歌詞《答案在風中飄揚》,我在這里感受到的這一個群體的奉獻精神和生命給予我的感動,當我們安然度日的時候,在戰火中艱難生存的人們,還有奔赴到戰場上救人的無國界醫生們,難道不會讓你敬畏生命嗎?

鮑勃迪倫那一句答案在風中飄揚,那是一種怎樣的悲憫與無奈,我坦誠,和鮑勃迪倫以及那些奔赴戰場的醫生比,我的世界觀是小的,我也在為了自己的生活汲汲營營,可是文字的力量仍然觸動我,令我感受到戰火給人們帶來的不幸,令我體悟到生命的珍貴。

這就是文字的力量,透過文字我們了解世界,使自己走出原本狹小的世界,感受到更大的世界。

柳傳志: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感動

聯想創始人柳傳志先生分享了自己成功人生中遇到的第一次失敗,朗讀了自己在兒子的婚禮上寫給兒子的話,我感受到這樣一個不平凡的人所帶給我的,是最平凡的感動。

人生中的挫折并沒有打敗他,反而造就了他,父親的一句“只要你做一個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么行業,都是我的好孩子”溫暖了他,也一直激勵著他。

功成名就的他最開心的,是兒子終于遇到自己一生的伴侶,同時也把他父親送他的那句話轉送給兒子。世上有多少人,都渴望不平凡,渴望出人頭地,可知平凡的生活中,自有真意,追求成功固然沒錯,但是如果在追逐的過程中忘記了最平凡的感動,你真的快樂嗎?

人生路漫漫,惟愿每個人在不停向前的時候,別忘了初心,別忘記了去感受最平凡的幸福。

周小林殷潔夫婦: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周小林殷潔夫婦朗讀的是朱生豪寫給宋清如的情詩,也分享了二人的愛情故事,殷潔夫人說要一個花園,周小林先生就造了一個鮮花山谷給她。

請原諒我,到了這一段,竟然下筆困難,因為內心感動至深,反而無法訴諸筆端,我畢生追求的,就是這樣的愛情。

常常有一種論調在說,愛情只是一時的,終究會被時間磨平,變成親情,我也曾彷徨疑惑,也曾迷茫,是否真的如此,可是周小林殷潔夫婦詮釋的愛情,證明永恒的愛情是存在的,愛情的消逝,從來不是愛情的錯。

當你面對你的愛人,有多久沒有表達過愛意?有多久不曾認真聆聽?有多少夫妻連溝通都少,遑論愛情?

別再說什么老夫老妻不要搞肉麻了,愛,就請你表達出來,愛,就請你真的用一生的行動來證明,我愛你一生一世,從來不是一句空談。

張梓琳:愿你慢慢長大

張梓琳小姐分享了自己當世界小姐的經歷,當然更重要的,是分享她有了女兒之后的心境,她朗讀的是劉瑜作的《愿你慢慢長大》。

“愿你有好運,如果沒有,希望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愿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希望你學會寬容”這句話真的寫的太棒了。

我在《愿你慢慢長大》這篇文字中除了體會到母親對于女兒的愛,更體會到了一種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那是一種飽含著愛意和祝福的引導,求知欲、同情心、責任感、勇氣、夢想,還有那句“與其說媽媽希望你成為那樣的人,不如說希望你和媽媽互相勉勵,幫助對方成為那樣的人”。

品格對于一個人來說,可以說決定了他這一生要走的路,而一個人的家庭對于一個人品格形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希望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能像文字中述說的那樣美好的慢慢長大。

許淵沖:永遠年輕的心

九十六歲的許淵沖老先生,一上來就給董卿遞了一張名片,“書銷中外百余本,詩譯英法唯一人”名片上這句話也是他本人的寫照,老先生在翻譯界的成就可謂非常之高,但是老先生給人的感覺非常可愛。

在這簡短的訪問中,他說自己翻譯的第一首情詩林徽因的《別丟掉》,是為了追一個女同學,時隔五十年,女同學才給他回信,談到《別丟掉》,老先生說起徐志摩死后林徽因觸景生情寫下《別丟掉》,還會熱淚盈眶。

老先生已經是九十六歲的高齡,仍然每天工作到深夜,但是談及翻譯工作,他說帶給他的是樂趣。老先生得過直腸癌,醫生都說只有七年的壽命,但是已經十年過去了,老先生仍然樂觀的活在世上。

董卿和老先生的對話是很短的,但是就在這么短暫的對話當中,你就真的會被老先生那種永遠年輕的心態,對于生命,對于生活那種熱愛所深深折服。

寫這么多,實是我心中有感,但愿看了《朗讀者》和讀了我的文章的你,也能有所感觸。

能夠在別人的故事里,能夠在別人的文字里,遇見真正的自己第一期《朗讀者》的主題遇見,真的非常好,也許遇見文字,就從現在開始。

文字的力量,一定會走到你我心里,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如果之前沒有閱讀的習慣,就從今天開始吧,如果之前有過閱讀的習慣,就從今天堅持吧,我想這也是《朗讀者》這個節目,真正想要傳遞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