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忍不住想要讀出來的雞湯文《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看多了實用性太強的進取型文章,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適時的品一品溫暖文藝的雞湯文,那些富有治愈力的語句從嘴里念出來,忍不住放慢了閱讀的速度,忍不住柔和了聲線,慢慢的心也變得柔軟舒適起來。這本書描述的是摩西奶奶的生平故事,摩西奶奶是美國家喻戶曉的百歲老人。首先是介紹了這位奶奶的勵志人生,她在1862年出生在美國紐約州一個叫格林威治的小村莊,在12歲時就開始給附近農場的一個富裕家庭做女傭,一做就是15年,直到27歲遇到了她的另一半,但這并不是她人生的拐點,她依然是一個吃苦耐勞,心靈手巧的勞動婦女,只是身份發生了轉變,她成了別人的妻子,成了農場的女主人,成了孩子的媽媽。70歲開始刺繡;76歲因關節炎不得不放棄刺繡,開始嘗試畫畫,80歲,在紐約舉辦個人畫展,引起轟動,風靡美國;90歲,她的作品開始在美國及歐洲暢銷;100歲,她啟蒙了日本青年渡邊淳一,后來渡邊淳一終成一代文學大家多多少少肯定有她的原因;101歲,在她去世的時候,時任美國總統的肯尼迪致訃告詞,稱其為“深受美國人民愛戴的藝術家”。摩西奶奶絕對算是自學成才、大器晚成的代表,這樣的故事好像從某種角度緩解了我30歲一無所成也無一所長的心理焦慮,讓我找到了可以喘息的理由,感到了難得的愜意。但是這并不是讓我從此怠惰得過且過的借口,先不說活到101歲的概率多么小,就算有幸成為了百歲壽星,也不必然就會大器晚成,摩西奶奶的成功來自于她的勤奮和堅持,以及她對于“做自己”的人生智慧。這些從她寫的《致我的孩子們:一百歲感言》里都有所體現。
“繪畫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保持充實。不是我選擇了繪畫,而是繪畫選擇了我。假如繪畫至今,我依舊默默無聞,我想現在的我依舊會過著繪畫的平靜日子,繪畫之初,我從未幻想過成功,當成功的機遇撞上了我,我也依然過著繪畫的平靜日子”
“人的一生,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幸運的。有自己真興趣的人,才會生活得有趣,才可能成為一個有意思的人兒。當你不計功利地全身心做一件事情時,投入時的愉悅、成就感,便是最大的收獲與褒獎。”
“我的孩子們,投身于自己真正喜愛的事情時的專注與成就感,足以潤色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瑣碎日常生活帶來的厭倦與枯燥,足以讓你在家庭生活中不過分依賴,保留獨屬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人生并不容易,當年華漸長,色衰體弱,我的孩子們,我希望你們回顧一生,會因為自己真切地活過而感到坦然,淡定從容地過好余生,直至面對死亡。”
原諒我的才疏學淺,無法準確的表達我對這份感言的內心感受,只得原文摘錄,這是一個活到一百歲的人對自己的后輩們樸實的勸告,原文中讓我感動的句子還有很多,這里只是摘抄了其中的一部分。無論我們是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還是五十歲,我們都可以像摩西奶奶一樣,盡力接納生活賦予我們的,讓每一個當下充實。下面附上書中充滿童心和溫暖的奶奶日常生活式的畫作,請您欣賞,只是手機拍照水平太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