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喜歡《伊麗莎白》的海報,凱特·布蘭切特灰綠色的瞳仁近乎透明,雙眼看起來仿佛只有眼白,面色白皙,一頭長發,神情倨傲,俯視眾生。我幾乎是在看海報的時候就喜歡上了她演的女王,我喜歡君臨天下的氣質,喜歡像男子一樣堅強勇敢,卻不失女性風韻的女子,伊麗莎白無疑是具備這一切的不二人選。
? ? ? ?25歲的伊麗莎白,嘴唇和眉毛一樣都是細長而線條柔和的,眉毛因為色澤金黃加之皮膚白皙,顯得淺淡而柔美。書上說她是紅發,凱特的發色更偏金黃一些。
? ? ? ?27歲的羅伯,也就是后來的列斯特,電影里叫做達德利的便是,棕褐色的卷發,很短的唇髭,眼窩深陷,眉眼的距離很近,略有些尖削的下巴,我覺得非常英俊,異常地有魅力,直到最后,我才想起來,他是《莎翁情史》里的男主角~~
? ? ? ? 伊麗莎白的同父異母姐姐,著名的血腥瑪麗死后,具有第一順位繼承權的伊麗莎白和羅伯相視,兩人眼中都蓄滿熱淚。17歲時,伊麗莎白就被關在了倫敦塔里,當時的前攝政王之子羅伯也關在里面,他同獄卒5歲的兒子十分要好,通過他每天送花給伊麗莎白……多年以后,哪怕到了女王68歲,羅伯死后十年,她仍不忘少年之戀的甜蜜,牢獄也可以是伊甸園。
? ?伊麗莎白說,你是我的一切。羅伯說,而我的一生,只為你。
? ? ? ? 不可否認,羅伯對伊麗莎白的愛慕難免摻雜對王位的覬覦。那頂王冠使得伊麗莎白成為整個英國最為美麗的女人。她既是國王,又是王后。她是英王亨利八世的女兒,她又是正值最好的時光的女子。因此權利,愛情不免交織在一起,威廉爵士說,女王的婚姻其實是政治。北邊是信仰天主教的蘇格蘭女王瑪麗,南邊是擁有海上霸權的西班牙,東邊還有虎視眈眈的法蘭西,16世紀的歐洲其實是依照宗教和聯姻互相牽制,互相結盟的。
? ? ? ?伊麗莎白雖然年輕,卻極其理智。初登基時的局促和不知所措很快被她過人的統治天賦所取代。在和教會,和法蘭西,蘇格蘭周旋的過程中,她不斷成熟,即使內心恐懼,也可以做出篤定自信的樣子,語氣和緩語言幽默,但是態度不容置疑。這就是女王,正如她自己所說,“我怎么會逼迫你,我是個女人?!彼^繞指柔大概就是這樣吧。
? ? ? ?我相信所有的女王都會不乏面首,中國有武則天,俄國有葉卡捷琳娜,就像男子稱王也有后宮三千。伊麗莎白身邊一樣不缺俊美且有才能的男子圍繞,但終其一生,唯有羅伯是她不變的摯愛,她稱他為“我的眼睛”??墒悄呐氯珖舷乱恢抡J為女王該為子嗣做準備的時候,她依然沒有和任何人結合,就算是羅伯也不能征服她。她是擔心大權旁落,還是畏懼婚姻本身?畢竟她的父親有超過半打的皇后,近一半被斬首,包括她的母親,兩個難產而亡,還有被迫離異的。伊麗莎白情愿不斷地以征服不同的男子(越年輕的越好)來證明自己的魅力,也不愿結婚生子,故到死仍被稱為是童貞女王(Virgin Queen)
? ? ? ? 英國在伊麗莎白女王統治期間達到封建制的鼎盛,莎士比亞也正是活躍在那個年代,1588年,英國海軍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成為歐洲的海上霸主,據說,戰爭中,女王曾御駕親至海邊,士氣大振。
? ? ? ? 這個女王,最成功之處在于她知道民心所向,知道臣民所望,而她,無論做什么決定,親近什么人,擯棄什么人都要眾望所歸。所以,她嫁給了英國,她是英國的,她就是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