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九天的陪伴,坐著看,更多的時間是站著看,更加著迷于捷克、布拉格、瑞士的泊爾尼、蘇黎世、日內瓦這些不同于巴黎、紐約的小城,不一樣的風情,藏匿著特蕾莎、托馬斯的糾葛曖昧。畢竟尚處和平年代,正值愛做夢、愛幻想的年紀,對書中所傳達的愛國情感感受不深,倒希望談談托馬和特蕾莎的愛情。
? ? ? ? 托馬斯上一段婚姻的失敗,導致他對婚姻的恐懼,害怕被婚姻所束縛,但不討厭女性,并且享受跟眾多不同的情人玩樂。直到他遇見了特蕾莎,雖然與特蕾莎一起時,他還是會跟那些只有一面之緣的女人偷情、幽會,但他心中有了內疚感。這是他之前不會有的內疚,覺得對不起特蕾莎。在懷疑“收留”特蕾莎是否正確時,他就確信特蕾莎就是他的愛情,是他逃不開的命運。
? ? ? ?特蕾莎,為奮力擺脫母親的庸俗和羞恥,她拼命讀書。意外的,她的這一信念使得她與托馬斯的發展成為可能,就是那本《安娜卡列尼娜》。她的愛情搖搖晃晃。與托馬斯一起后,她總是做惡夢,夢見托馬斯和其他女人尋歡作樂。她克制隱忍,試圖去接受他的放蕩不羈;她接受不了這樣的折磨,最后選擇放棄和逃離。
? ? ? ?特蕾莎放手,托馬斯挽留,結局圓滿。托馬斯的生活不能沒有特蕾莎,他們要去鄉下,即將她想要的生活——村莊、教堂鐘樓、田野、樹林、在田間奔跑的野兔,還有戴著綠氈帽的獵場看守。她從來沒有在鄉下住過,這都是道聽途說形成的印象,或者是從書上看到,或者是老祖宗即在她的潛意識里的。然而這種印象刻在她腦中,清晰、分明,宛若家庭影集中曾祖母的照片,或像一幅古老的版畫。
? ? ? ? 愛情,對于我來說是生澀的。第一次明目張膽地拿到紙張上來說,也是猶豫了很久,寫了又刪,刪了又寫,反反復復,糾結不已。影視劇里羅曼蒂克的愛情輪番轟炸,但畢竟未曾親身經歷,不知滋味如何,要談起這個還真是底氣不足,心虛不已。如果哪天女友失戀求安慰,大概我能做的就是陪她一起哭得稀里嘩啦?!吧抖疾欢狞S毛丫頭,談什么愛情?瞎扯!”
? ? ?“小妹,大學應該好好談個戀愛”姐姐們時時提醒;“同學們,要珍惜大學的戀愛機會啊,不談戀愛的大學是不完美的”老師如此建議;“麗啊,上大學了,可以去找個男朋友了”從不關心我私事的爸爸在上大學后的第一個寒假里開啟了這個話題……
? ? ? ? 一年, 兩年,三年,大學的四分之三操之過急。我除了用“再等等、隨緣吧”來回應他們關切的詢問外,依然平淡無奇。 “隨緣”,極為簡單和隨意的詞,有敷衍的意味,但除了這兩字,也找不到其他字句來結束這個沒有結果的話題。
? ? ? ? 該來的總會來,就如托馬斯和特蕾莎。自從托馬斯認識特蕾莎之后,沒有任何女人能夠在他的腦袋的這個區域留下印記,哪怕是最短暫的印記,這便是他跟特蕾莎的緣分,逃不了,掙不開。后來托馬斯是這樣描述他們之間的邂逅的:她,六次偶然的邂逅;她,主任坐骨神經痛生成的花朵;她,她是所有“es muss sein”(非如此不可)的對立面;她,是他唯一真正在乎的東西。她是被別人放在籃子里,順水漂流送到他身邊的。
? ? ? ? 當然,托馬斯和特蕾莎的愛情還是太過于曲折激烈和浪漫。如果我是特蕾莎,即便再愛托馬斯,也不會選擇把他視為自己的另一半。自己本身就不是一個浪漫的人,和大多數人一樣,趨于平淡,套用慶山的話,就像一杯清水,清清涼涼地喝下去,不渾濁,不甜膩,身體剛好需要它,感覺自己健康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