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一
學生時期,因為對旅行的向往,選擇了旅游專業(yè)。后來發(fā)現導游工作帶給我的體驗感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果斷放棄!
后來幾番折騰,換了份經常需要出差的工作,做著可以一邊旅游一邊工作的美夢,結果出差到自己都想吐,也沒來得及好好的玩幾個地方。
結婚后繼續(xù)機器一般的工作,無數次想開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最終都沒能順利走遠!
懷孕后想著生完孩子再出去,孩子出生后想著斷奶后再出去,斷奶后又再想,等孩子上學后再出去……
等來等去,那些遠行的沖動和激情被虧待的幾乎一點都不剩時,我甚至都找不到一個可以去的地方。要去的地方太多了,就像欠了自己很大的一筆債,竟不知道 該先還哪一筆了!
想把孩子留在家自己出去瀟灑,又想帶著孩子一起出門,去通過旅途的遇見開闊他的視野和認知。矛盾來矛盾去,大部份目的地的選擇都并非是按照我心動的標準來,樂趣自然又少了大半。
這次能快速的下決心去到想去的地方,最大的原因在于上周去醫(yī)院復查后的感觸——人生太短暫,得按照自己的意愿活一次。見多了生死和大病,我更明了這輩子該怎樣過好這一生。我時常問自己,如果我的生命時日無多,我會選擇做什么?
換做是你,你又會做什么呢?
? ? ? ? ? ? ? ? ?二
選擇張家界,是沖著那邊的玻璃棧道和玻璃橋。一想到懸崖峭壁之上,腳踩玻璃望不到腳底的感覺就刺激!
以前站在二樓都不太敢往下看,這么驚悚的地方我是想都不敢想的。時隔多年,膽兒越練越肥,我,早就不是當年內心裝滿恐懼的我了。
若不是這次張家界出行,我不會知道:原來我沒有恐高癥!
旅行的目的和意義不僅是一次冒險,一次觀世界的學習。更多的是觀自己!是不斷的尋求新的體驗,去重新定義生活,重新建立對自我的認知,發(fā)現自己更多的無限!像山川大地、河流湖泊一樣,該張揚硬氣的時候不退縮柔弱,該謙卑柔軟的時候如水滲透……
敢于走出自己的圈子,去聽不一樣的聲音,看自己沒見過的美景,你會發(fā)現:活著,真好!
夢想著有一天:我可以隨時隨地帶著家人去往任何一個想去的地方和國家!
希望可以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父母也可以走出待了幾十年的小村子,去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和神奇。滋養(yǎng)他們過去所虧欠過自己的時光。這些不是給點錢就可以,而是有景,有人,有兒女在旁!
我從未感覺生活這么有意思,這世界那么多好玩的沒有見過,那么多好吃的沒有吃過,那么多刺激的沒有體驗過。甘心嗎?
不甘心之余,又怎好意思不去努力?
? ? ? ? ? ? ? ? ?三
以前都是自由行,這次選擇了報旅行團。直接告訴旅行社我想去玻璃橋,線路啥的,隨他們安排。整個感覺,時間緊湊,太拼了!不過玩下來酸爽過癮。
連續(xù)三天,每天早起晚睡。要是一開始就知道,去到長沙,還得坐5個小時的大巴車到景區(qū),我或許就猶豫了;若提前知道要凌晨一點多到,第二天早上7點集合,我興許不會干了。好多次生出念頭,干脆我們多睡一會兒自己玩得了!最后還是接納每一個安排。要知道,去長沙前我因為感冒,上個7層樓梯都氣喘無力。
結果,每一個當下的融入反倒讓我收獲了屬于自己特別的旅行記憶和收獲。那所謂的小感冒早就不知道什么時候恢復了!
很多人習慣了計劃,喜歡所有事情都能被自己掌控的感覺。所以在沒開始前也慣性的思考有可能遇到的困難,以及應對方案。大部分人是想著想著就被自己給嚇退了。就像張家界的玻璃棧道和玻璃橋,還有天門山的索道,當我經歷了一遍,感覺也就那么回事。若不試一遍,我永遠體會不到是什么滋味,永遠只能聽別人體驗過的感受。
然,別人嘴里的,不是我的人生!
當然,工作上有目標有方向的努力還是非常有必要。可是生活如果完全像拍電影一樣,提前設計好過程和結局,豈不是會無趣?何況人生又怎會是我們可以掌控得了的!
喜歡,就大膽的去嘗試;遇到困難,想辦法應對。
用平常心,輕松的去面對每一個即將而來的發(fā)生。對我們來說,或許比計劃的人生更簡單輕松。
沒有恐懼,也就不會在生活上事事規(guī)劃。
一切都是出發(fā)于心,止乎于腦。隨心而動,活出一個鮮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