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三楊分別是楊溥、楊士奇、楊榮,這三位他們都是從朱棣時代就開始嶄露頭角的名臣,三人同時主政的內閣稱為“三楊內閣”。“三楊內閣”一時傳為美談,人稱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三楊之一的南楊楊溥。可是與另兩位所不同的是楊溥的官宦生涯并不那么順利,尤其是在早期永樂期間,他竟然還被朱棣整整關了十年,那么這是怎么回事呢?
楊溥出生于洪武年間,在二十八歲的時候考中了進士,與三楊另一位楊榮是同科進士。在進入了朝廷不久之后,楊溥就被調任到了翰林院,成為了一名編纂官。
靖難之役后,朱棣做了皇帝,他的嫡長子朱高熾做了太子。而楊溥任太子洗馬,成為皇太子朱高熾的東宮僚屬。太子洗馬主要是輔佐太子,教太子政事。
永樂十二年,朱棣第二次北征凱旋而歸,朱高熾派人前去迎接,可沒有想到朱棣因為迎接的人遲了,一怒之下將東宮官屬全部逮治下獄,其中自然有楊溥。
朱棣這個人,是十分偏激的,甚至有點心狠手辣,不過沒有將他們殺了,已經是好的結局了,但這卻讓他們在獄中足足被關了十年的時間。
其實他們有什么錯,對太子的教育失當?在朱棣看來,關鍵恐怕還是他對太子的不滿。這一點從朱棣做皇帝之前就已經有所體現了,他也實在是看不上這個騎不上馬,走路還費勁的兒子。
這也是永樂朝第二次大事變了,第一次是內閣解縉的入獄,解縉的入獄當初多多少少也和選立太子有關,當時他是支持朱高熾的。
可盡管已經立了太子,可朱棣對朱高熾非常不滿,反而對朱高煦非常寵愛,禮秩甚至超過了嫡親標準。這一點朱棣和當年的李淵有一拼,但他或許忘了李淵的結局。
本來朱棣北征凱旋而歸是件高興的事,但是太子接晚了,這一點在漢王朱高煦眼里卻成為了可以利用的理由,朱棣也是聽了他的話,對太子一陣痛斥,還把楊溥等東宮屬臣被關入詔獄。
雖然楊溥是以莫須有的罪名入獄,但是他并沒有破罐破摔,怨天尤人,反而更加勤奮讀書,從不間斷。獄中十年,他把經書史籍通讀了好幾遍。
朱棣死后,太子朱高熾接班為帝。也是這個時候楊溥才被接出來,在朱高熾即位的第三天,他就被任命為官翰林學士。數月之間,連授三職,足見仁宗對于楊溥的關切之心。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時間太短了,還不足一年,不過明宣宗即位后,楊溥繼續受到重用,還得以入閣,與楊士奇、楊榮等人共典機務。楊溥入閣十六年,于楊士奇去世后接任首輔,史稱其有“相度”。
楊溥在明英宗時期去世,也正是隨著他的去世,三楊徹底成為了過去,明英宗也開始胡作非為,最終締造了大明最大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