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湛江之前,對于工作坊充滿了好奇。幸好沒有放棄最終來了工作坊,終于見到真的石老師了!正在講課的石老師對我親切微笑,我讀出她眼神里傳遞著“你來真好!”我內心感激動,徑直走向石老師旁邊的位置,感受著女神強大的能量場。
當大家輪流說需要解決的問題,我認真想了想,還是有些小得意的,學習成長一年多的時間里,自認為成長的還不錯,目前和親人同事關系融洽,心態保持平和,唯一要解決的是牙肌緊張問題,應該也就是個小問題吧。
第一次走過場,心想著玩游戲應該很好玩。保持坐姿,關閉燈光,隨著音樂有節奏的一呼一吸,手臂開始有些麻木,如同困住一般動彈不得。這種感覺有些似曾相識,眼前開始浮現畫面:一個的孤單的女孩,想要和媽媽親近,可是媽媽始終不予理睬……這是我出乎意料的,我一直對爸爸心有芥蒂,因其不茍言笑,為家長的威嚴總是板著臉,使得家中的空氣都是緊張的,一直有心理上的懼怕。怎么會是媽媽?那是我一直心疼深愛的、質樸勤勞的媽媽??!畫面繼續延展,媽媽、哥哥、妹妹三個人在一起有說有笑,唯獨不理我。我多想加入其中,可是他們連看都不看我一眼,視我不存在一般。身體的反應越來越強烈,麻痛流經雙腿乃至全身,不由得開始抽搐,眼淚不由的往外淌?;叵肫鹦r候,哥哥和妹妹犯錯的時候,媽媽很容易就原諒他們。偏偏輪到我,即便媽媽有原諒我的意思,哥哥也會落井下石,妹妹輔以幫襯。最后的結果是好幾天沒人理,我只有孤零零的一個人。被孤立的感覺對于一個小孩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很多次我都是蒙著被子偷偷哭泣,當時手腳都是麻的,甚至于抽筋。為了擺脫僵局,我時常不得不尋找突破口,千方百計的討好她們。過程中,我自始至終的姿勢都是仰面痛哭,那是在祈求著媽媽的一份關注一份愛??!滿腹委屈的失聲痛哭,直至嗓子嘶啞。
其實哥哥恨我,我是知道的,在哥哥一歲5個月的時候,因為我的出生,本該他一個人獨享的愛被我瓜分所以生恨。據媽媽說,小時候哥哥總是打我。那時候媽媽總是很忙顧不上,直到長大,我有反抗能力的時候他才打不了我了,可也一直看我不順眼,時常找茬。一旦我犯了錯,比如把東西弄壞,他就會說添油加醋說我是故意,結果就是一頓痛打。妹妹最小最受寵,哥哥常拉攏妹妹扮演盲從者,哥哥跟媽媽告我的狀,就會找妹妹證明,結果可想而知。爸爸工作繁忙甚少在家,經常出差,很多次我都盼著爸爸早點回家,好能救我于水深火熱之中。即便我小心翼翼努力不犯錯,也討不到好,好東西好待遇要么是被哥哥搶了,要么被分給妹妹,總之不可能輪到我。這些已經忘記的痛苦記憶,再次浮現,準確的說這些記憶是出于自我保護被選擇性遺忘了。
現在我才明白,愛的更多的是爸爸。那是一種保持舒適距離遠遠的愛。因為爸爸的嚴肅、脾氣急、大嗓門不敢靠的太近。卻遠遠的欣賞他的責任、擔當、言而有信。為此,我時常耍心機騙爸爸答應我的要求,然后我就能得到想要的琴、電腦或是旅行…也許就因為這份隱匿的愛,我承接了爸爸以家為重的觀念,長大成人之后,主動協調家里的大事小情:父母家的、哥哥家的,妹妹家的、公婆家的,當然還有自家的…肩上背負著沉重的壓力,有時真想撒手不管放下所有重負,可卻過不了自己這關,內心會因放不下而自責!
“你是誰”環節,剛開始我還信口胡說,什么藍天白云,雄鷹大樹的,可是隨著搭檔不斷的提問,腦子一片空白,眼淚不爭氣的奪眶而出,原來我只是一個不值得關注的無根野草,沒人愛我。而后看到我的搭檔忍著不流淚時,這不正是不管多痛多累都努力裝作堅強的自己嗎?看著眼前的這個人,滿心只有責任卻忽略了自己,我的心好疼啊,再次淚奔…
這些經歷深深的造就了我的低自尊和不配得感。要參加工作坊,是發自內心的想法,可是頭腦中的“小我”卻出來搗亂,發出一個聲音“你不配上課”,導出了“誤機”的戲碼。正如清兒所說“一到關鍵時刻就出錯”,瓊芳也幫忙找到相關文字證據,伶俐同理我有類似經歷。這場戲對我而言真的是重擊,差一點就把我擊垮,真的感恩智慧媽媽群里的女神們給我的支持:曉虹和apple的致電鼓勵,很多小伙伴紛紛給出建議,真的感恩有你們相伴,我才沒有迷失方向!
現在才理解石老師說的,“我的課程提前開始了”的含義。在我萬分痛苦的那一刻,石老師電話里的以笑相伴,是為了讓我更徹底的釋放,當時差點誤解。至此我放下了,錯過火車和誤機都是有原因的,是頭腦想盡辦法要證明我的“不配得”。幸好我沒有配合“小我”繼續演戲,而是跟隨心的聲音,來到了工作坊,體內多年積蓄的垃圾才得以釋放,牙肌緊張已明顯減緩,身心舒暢的感覺!感恩老師的指引!
那個受傷的“小我”因為缺愛,一定會反復測試的。只有不斷保持覺知,好好愛這個受傷的“小我”直到長大。你已經安全了,我會照顧好你的,你要什么我都給你!給你滿滿的愛,因為你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