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家宅了兩天,似乎把日子過得完全沒有時間觀念。說實話,討厭這樣的生活方式。于是在今天傍晚終于忍不住出門了。走了3公里路,出了點汗,逛了超市。路上的一切都很順利,我指的是一路綠燈這件事。唯一的遺憾是錯過了一張美景照。
忽然發現,出去走走,更有益于完成待辦事項。一直待在房間,會產生惰性,導致拖延癥。走走回來以后,反倒能把一直拖著的事情完成。為了提高執行力,建議每個人都多出去走走。
閑扯扯完了,說回正題吧。兩年前的時候吧,忘記是通過什么方式知道Sheryl Sandberg,只記得那段時間特別愛買書,而且買的都是些經管類的任務傳記或者一些暢銷書。其中一本就是《向前一步》??赐炅艘槐?,似乎沒有多大的感受。也許是因為那時候還沒有很清楚的概念。書中所提及的對一個毫無職場經驗的我來說,如圖教科書,純理論式。
這兩天,重讀了這本書中的其中幾個章節:
·要成功,也要受歡迎
“我們根深蒂固的文化傳統,將男性與領袖特質相關聯,將女性與撫育特質相關聯,并且讓女性處于一個兩難的境地?!彼f,“我們不僅相信女性充當的是撫育者的角色,還行新這是她們首要的角色。當一個女人做了某些事情顯示出她最突出的性質不是親和力,就會給人帶來負面印象,讓其他人感覺不舒服。”
就是這么直白的告訴了我這么一個客觀存在卻無法表述出來的東西。這一章主要說的就是女性在職場上與男性之間差異,還用了一個實驗,即用同樣的故事只是用了不同的名字來區別了性別驗證了正確性。最終是想去推動女性直面自己的力量,不要試圖去取悅所有人,這樣才能獲得充分的進步。
·職業生涯中的長遠夢想及短期目標
“職業生涯是方格架,而不是豎梯?!?br>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比喻,我喜歡這個比喻。
“和僵直的梯子相比,女性若能夠走出一條時上時下、迂回曲折甚至偶爾會誤入死胡同的獨特路線,才會為自我實現提供更好的機會。”
這一段,似乎是給自己了一枚定海神針。比任何的雞湯都管用很多。這章講述了一些她自己的故事,跟我的點都很貼切。也就是在這里,意識到興許第一遍看的時候沒有記住什么,但就是這些契合的東西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了我現在對事情的看法和判斷。
當選擇一份工作時只有一個標準是重要的,就是它能否讓你快速成長。
對啊,這才是最重要的。這種時候,薪水只能說是挺重要的,畢竟薪水都只是暫時的啊。
似乎。后來在人們提到成功女性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這個名字。但是,看文茜大姐大,她說:謝麗爾很聰明,但是頂多能干嘛,永遠不會像馬克他們一樣,變成高科技公司的創辦人,她只是別人請來的最好的COO。雖然這期是在說會computing在現在及未來的重要性,而sheryl學的是經濟。但是講真,這段話聽起來怎么的都有點刺耳的感覺。畢竟在選擇去Facebook的時候也有其他的公司愿意給CEO的職位聘請。所以這樣說在我看來多少有點不合適??v然自己也很欣賞陳文茜。
覺得自己寫的東西都很沒有邏輯,但是沒關系,反正也就我自己看。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