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清及其家人印記
王海清是我上師范學校時的同班同學,也是同宿舍住了四年的上下鋪舍友。令人感到悲傷的是他早在20多年前,就因病去世了。
當年的同學平時誰都不愿提起與他有關的事,因為說起他,心里都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悲痛和想念,還有對他的妻子和兒女們的無限擔憂與憐憫。
今天,之所以要提起他,緣于11月30日,我去他家里參加了他女兒的出閣典禮。
記得1988年6月師范畢業后,我們同班同學幾乎沒有見面的機會,至于一起相聚就更困難。我與王海清也是很多年不曾見過,更沒有他的任何消息。當再次聽到同學提起他,他已經長眠于九泉之下。因為那時候,沒有手機,所以,這消息還是他去世幾年后,我在蘭州培訓時,碰見環縣的一位同學告訴我的。
后來得到他兒子結婚的消息,有同學提議說,當年的同班同學每人拿出500元籌資幫助一下王海清的妻子,同學們都很贊同。錢數不多,但也可幫助王海清家里解決燃眉之急。遺憾的是,我那時候帶畢業班又負責年級組管理,脫不開身便沒能親自去家里幫幫忙。
時隔不到一年,又傳來了王海清的妻子被燒傷的噩耗,環縣、華池的同學又相約著去看望她。遺憾的是我在蘭州參加培訓,又沒能去成。
后來,王海清的女兒考上了西北師范大學的消息傳來,同學們為了向王海清有出息的女兒表示祝賀,大家又籌資200元讓她添作上大學的學費生活費。他的女兒不負重望,大學畢業后就考上了國家公務員,我聽了心里感到十分欣慰。我想,王海清地下有靈的話,也一定會高興不已,并保佑他的妻子和兒女們平安幸福的。
前不久,當年的班長在微信群里發消息,說王海清的女兒要于11月30日出閣,希望有時間能抽開身的同學都去家里祝賀祝賀,也給王海清的妻子、兒女們長長精神。
我想,這次無論如何都要去一趟王海清的家里,去看望看望他的妻子和兒女們,算是了卻了他活著沒能到他家里去的心愿,也不枉我與他同窗四年的友情。于是,我提前就在微信群里留言:華池的同學誰開車去王海清家里,別忘了來白馬拉上我。
11月30日早晨9點30分,從華池開車過來的同學接上我,就向王海清家里趕。由于走的是山村土路,道路四通八達,我們誰都不熟悉去王海清家的路,甚至連方向都不清楚,加上岔道又多,幾次都走反了方向。幾經折騰,趕到環縣樊家川鄉閆原村王園組的王海清家里時,已經是下午1點30分。
王海清的妻子、兒子和女兒聞訊迎了出來,他的妻子熱情地拉著我們的手,請我們坐到桌子上。他的兒子也拉著我們的手,叔叔長阿姨短的問這個好,說那個辛苦了;他的女兒一邊問好,一邊給我們倒茶水。看著王海清的妻子、兒女們熱情忙碌的身影,我心里卻有一些傷感,一個異想天開的念頭浮現在腦海,今天,老同學王海清能出現在這里那會是多么美滿幸福的場景啊。
王海清女兒的出閣筵席結束,看看時間也不早了,我們不得不向他的妻子和兒女們道別。誰料,王海清的妻子擋著我們說:“你們先不要急著走,我給你們每人帶一點東西回去。”她忙喊女兒快去拿。她女兒跑步提來了十多個禮包,王海清的妻子就拿著禮包往我們每個人的手里硬塞。我們誰都不肯拿,因為誰都知道她的不容易。可是,王海清的妻子和女兒都說:“你們這樣費心地幫我們,我們就給一點自己家里的小吃,你們卻不肯拿,我們心里實在過不去。”說完,她娘倆都滿眼含淚了。我們只好接過手,這時,王海清的女兒又拿出鞋墊一人給一雙,不拿肯定是不行了。于是,誰也不再推辭,接過這雙承載著主人感激之情和延續著與王海清之間同學情的鞋墊,小心翼翼地握在了手里。
返回的路上,我才從環縣同學的講述中,知道了王海清及其家里的所發生的諸多不幸。
王海清的大兒子被窯口掉落的一大塊土砸傷夭折了,二兒子幼年患過小兒麻痹癥,腿腳行走不靈便。真是禍不單行,他自己又在30多歲患病去世了。他撒手離世后,卻把家里年邁的老人、殘疾的兒子和幼小的女兒甩給了身體瘦弱的妻子。
我想象不出王海清的妻子——這個身材瘦小的女人,孤孤單單的一個人,既要讓自己走出內心悲痛的困境,又要操持家務,耕田種地,還要贍養老人,撫養子女。不知道她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和淚,才替王海清把兒女養大成人,把老人養老送終……但她硬是挺過來了!難以想象這個苦命的女人,她有著怎樣的堅強,承受了多少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是怎樣熬過這20多個春秋,一直堅守在這個苦難深重的家庭,守護在兒女身邊而不離不棄……更難以相信,經歷了這么多不幸和磨難的她,臉上卻始終掛著微笑,從這微笑里看不出悲傷與無奈,卻人能感受到卻滿是自信、堅毅、樂觀和幸福。心中對王海清的妻子油然而生敬意。因為她經過20多年的頑強支撐,終于讓這個充滿不幸與悲苦的家庭,開始走向幸福與安康。
也只有她這樣看似一位普通的婦女,一位心中有親情大愛和責任感的母親才能做到。她真是一位不一般的了不起的偉大的女人。
你看,她雖然有些殘疾的兒子,見了我們,不僅知道熱情招呼,還念念不忘的表示感謝;她出類拔萃的女兒不僅讀了大學,考上了工作,今天找到了如意郎君迎來了出個大喜;兩個活潑可愛的孫女跟在她身前身后……這一個個溫馨的場景,怎能不讓人感到激動和欣慰呢?
想著想著,當年與王海清一起生活的一些畫面便在腦海里清晰起來。那時候,他跟我住上下鋪,我是下床,他是上床。他的家境和我差不多,平時除了校服,在沒有像樣的衣服能穿到人前去。生活上從不亂發一分錢,沒見買過零食吃,更沒有見他周末去電影院,去街道閑逛的時間也不多。印象最深刻地就是他有閑暇時,總喜歡抱頭大睡,他更不喜歡運動。象長跑一圈下不來,就氣喘吁吁地蹲在跑道外了。至于跳山羊、單雙杠、跳高、跳遠等體育項目更完不成,甚至連班里的女生都不如。為此,我常喊他早起跑跑步,鍛煉鍛煉,可是,堅持不了幾天,就說他感到太累就放棄了。所以,還是有時間就睡覺,說的次數多了,他有點反感,我就不敢再勸他,由他自己的性子,想睡就睡去吧。
王海清也不愛跟人聊天,自然不善交友,所以,在學校里,很少聽他談及家庭的事情。他也不是好事者,所以,我的印象中,他不曾跟誰爭高論低過什么……學習上普普通通,也不記得他有什么愛好特長,每次美術考試,總央求我給他畫張作品應付,生活過得平平淡淡。
現在想起來,那時候,他應該就患病了吧,不然,作為青春煥發的青年,他怎么會整天萎靡不振呢?你說,我這人怎么就沒想到他身上有病呢?怎么就沒想到他的病怎么會這樣嚴重呢?早知他畢業10年后會患病而死,當初應該勸他去醫院檢查檢查才對……
與他相處的過去的只能作為一種回憶,而當下我所期盼的是王海清的妻子在有生之年,能跟兒孫們健康平安的生活,也期望她優秀的已經出嫁的女兒,能多擠時間常回家看看媽媽、哥哥,能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接濟和幫助他們,讓他們今后能夠更安適而幸福的生活。
俗話說“苦盡甘來”。我衷心祝愿王海清的家人們今后就是這樣的生活。作為他的同學除了能幫助的事情盡力幫助之外,也就這樣一點心愿,愿在天堂的王海清也能保佑他的家人,遠離災難與痛苦,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