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熬到中午,我隨著滾滾人流進了火車。由于攜帶的皮箱過大,我舉上行李架顯得格外吃力,鄰座很友善地過來問是否要幫忙,大家都是男人,有些不好意思所以謝絕了。
安頓好行李,我們坐下來聊起天。得知他也是去往龍川的,而且是本地人,在龍川縣城教書,收入可觀,在縣城供著房子。看得出他不善言談,大部分是我在引導話題,我也不是非要找人聊天不可,只是坐在這里看看書聽聽歌也顯得很悶蛋,再說我對去的龍川一無所知,有人為我介紹我也很樂意,只是對著寡言的人得對其尊重,如果他不想說話的時候盡量少說。
他說龍川是座客家古邑,建縣二千年余,交通便利,東西南北的列車都經過,是個鐵道中樞,說客家話吃客家菜,幾乎家家會釀豆腐,也建議我去吃吃八刀湯和豬腳粉,河源地處粵北山區,自然資源豐富,有大水庫和人工湖,民風淳樸。他言談之中透著對家鄉的愛讓我很羨慕,他也展望未來,說不出五年會坐著高鐵去廣州,盡快供完房,讓孩子上一所更好的學校。希望在孩子孩子就是明天。
說得累了就拿我的《讀者》看,我則轉過頭去看看窗外的風景,百無聊賴之時車廂闖入了兩個逗逼推銷員,一個推銷刮胡刀一個推銷吸水毛巾;一個拿刀片刮墻,一個拿毛巾擦地;一個吹噓刀片是鈦金削鐵如泥,一個吹噓毛巾是鹿皮百用百新;簡直了!我覺得更無聊了,俯在車桌上不一會就睡著了。
待我醒來,車已達站,我與老師告別。一頭插入出站隊伍,來到車站廣場,一群摩托如蝗蟲般涌來,待人群被摩托切割完畢,留我一人孤獨佇立在廣場中央。因為我不趕時間,所以接下來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漫不經心。我走到車站對面的公交站,我小心翼翼地站在站牌下。看著煙塵彌漫中的小餐廳,看著被泔水包圍的站牌,看著四周破落的樓群,我有一點失落。我在想我是不是瘋了才來到這么個地方,但我轉念一想火車站的周圍都是這樣似曾相識的景象,雖然我在東站上車時已對它做了預測,但是人必須來之安之。我告訴自己要淡定,不能一斑窺全豹,先上一輛公交再說。
我環顧車內,除人身以外,滿眼都是廣告,內壁、地板、車窗、欄桿、扶手、座椅、椅背無處不在。車體廣告做到這種程度無不讓人嘆服!車外也是如此,各種廣告見縫插針的出現在這個縣城的每一個角落,與這種濃厚的商業氣氛不相稱的是這個小縣城顯露出來的表情無一不具有城鄉結合部的氣質。一言以蔽之:所有的小城市都似曾相識大同小異。
話雖這么說,我還是寄希望能看到一些不一樣的風景,即使沒有那么卓爾不群,也能讓人能沉浸其中得到片刻安寧。在思忖和期待中,我看到了東江,我看到了一江水就立刻來了精神,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車,時值黃昏,在日落之前,讓我能好好看一眼你------寧靜的東江。
下了車,好似逃離了災難現場般地慶幸著劫后余生,看到一片美麗的風景,心里又不由地暢快淋漓,不顧一切地跋涉千里也只為看一眼自己心儀的風景,這才是我想要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