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不過是為了逃避生活,從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玩著一個人的躲貓貓罷了。”
如果你也這么認為,那真的有必要看看這些文字了,只求共勉。
想想木木曾經也是一個乖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回家乖乖聽話,足足做了十多年的安靜美少女。可這樣一個脾性極好,溫柔善良的乖乖女,竟然在大二的某一節(jié)毛概課上,被朋友小李子給激怒了。
“你竟然沒去過云南?瀘沽湖總聽說過吧!”
“那滿洲里呢?漠河,延吉,318國道知道不?!!”
“桂林該去過吧?”
“孩子,你的青春是拿去喂狗了!?”
聽聽這名字,既然和大名鼎鼎的世界級巨星小李子同名,可想這個小李子也不簡單,出了名的張揚浮夸,畢竟富二代的膽子肥,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不過她也不是沒有優(yōu)點,真性情,敢擔當,夠朋友。
不過平時一向安靜柔和的木木,被小李子最后那句話羞辱得,臉通紅通紅。
直接拍著桌子,站起來大吼道“你有錢了不起啊!”,沒有人想到木木竟然會發(fā)那么大的火,畢竟敢和小李子這么公然杠上的人,還真沒幾個!
如果僅是因為一次爭吵,就開始一段旅程,這顯然不是我們想見到的,畢竟生活不能總是逃避。
可木木后來真的去旅行了。
“看樣子木木真的被激怒了”
“要不你也來罵罵我吧,我一直不敢去旅行。”
木木的朋友圈里,開始出現了各地風景照,冰山,草原,雪景,盆地。每一張純天然無污染的照片,讓人心動,并神往,她的足跡在朋友圈里炸開了鍋。事情就這么完結了,小李子的羞辱起了非一般的神效,木木的青春終于不再喂狗。
日子就這么云淡風輕的過著,一晃好幾年過去了。
起初大學時候青澀的我們,也開始在社會上扎下了根,有了自己的事業(yè)家庭。有些關系好的朋友,還在一直保持聯(lián)系,而更多的是各奔東西,不知誰是誰了。
可突然有一天,朋友圈里出現了一張全家福。我一眼掃過那個裹著紅頭巾的男子,認出了他身旁那個,曬得皮膚黝黑,卻依舊滿臉笑意的木木,木木手里還抱著一個半歲大的孩子。
原來,當年的那件事并沒有徹底完結,木木嫁給了那個在川藏線上旅行認識的那名藏族男子,開始肆無忌憚的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突然想到了,當年同學們對于木木的嘲笑,才開始幡然醒悟。
那個時候的木木,與其說是被激怒,不如說是在對過去的自己發(fā)起的挑釁,想要揮別過去,就得大膽的站出來,和那個對于生活沒有憧憬和希望的自己說不吧。
我想,這下木木的朋友圈可能又要和當年那樣炸開鍋了,議論和吐槽,隨它們去吧,畢竟人生苦短,有什么比活出自己更重要。
人生何嘗不是一場旅行,走走停停之間,最美的風景其實就是旅行中那份大步向前的勇氣。畢竟長路漫漫,愿我們不再因畏手畏腳而錯過人生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