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孩子高考時要面臨選擇專業,我請教了很多朋友,慎之又慎,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同時又發揮了主流價值觀的引領作用,最后孩子決意要選擇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兒子今年在大學數學專業終于畢業了,自我總結感言是:你不要為了純數學而讀數學,可以是為了計算機、金融等領域,將它作為數學工具而學習。因為“純數學”就像“藝術”,愛好者最好是精神與物質兩方面富足的貴族,擁有寧靜的心神和天生的稟賦。
顯然,我和孩子爸爸對“純數學與計算工具”是沒有辨別能力的。世俗的判斷讓成年人盲目猜想,并為孩子指引方向,失誤偏差也就難以避免。數學工具與商品制造相聯系,藝術工具與商品制造相聯系,使數學和藝術兩門專業有了創造利潤價值的誘惑力,不懂其中真味的世人趨之若鶩。而“純數學”與“純藝術”相像,與利益無關,僅與孤獨、偏愛等精神力量有關。
兒子的數學學習探索精神是純粹的,說明他在踏向世俗之前,不曾被社會趨利性行為干擾過。但是“水至清則無魚”,世界本來就無絕對的邊界,黑、白、灰多層建構,大俗與大雅,實用美和形式美交替出現在人類美學視野當中。我們既然來到世俗人間,何不用寧靜的內心淌一下河道的深淺變化,讓自己的生活藝術與內在精神更加“雄闊自然”。